正在籌備9.6億元定增計劃的長征電氣,被指此前的2億定增資金,并未按照當時的增發公告投入相應項目,巨額資金去向不明,近日突遭多名投資者舉報,此次增發之必要性受到質疑。
2013年2月7日和2月26日,長征電氣董事會和臨時股東大會分別通過了《關于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議案》,計劃通過對特定投資者定向增發股票再融資9.6億元,其中3億元投向2.5兆瓦抗凝凍直驅永磁風電發電機組生產基地項目,4.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剩余2.1億元投向其傳統開關領域。
一位董姓投資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2010年長征電氣增發募集資金中的3.5億,應投在廣西北海搞風機項目,可是2013年增發方案出臺以后,長征電氣2010年定向增發的資金中有共計近 2億資金,并未投入相應項目,2013年卻仍要繼續增發,必要性存疑,并舉報保薦人民生證券在持續督導過程中存在失職嫌疑。
“募集資金不是專戶管理嗎?應該投資在北海的這些募集資金去哪里了?”董姓投資人質疑稱。
風電項目究竟有無投入實際運作,長征電氣是否假借風電項目之名圈錢,成為投資者質疑的核心。
記者梳理了自2009年以來長征電氣披露的相關信息,發現確實有諸多財務細節難以解釋。
2億增發資金去向成謎
根據長征電氣2009年4月3日發布的2009年第四次臨時董事會決議公告,該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計劃募集資金凈額原則上不超過43400萬元,計劃投向三個項目:220KV有載分接開關項目(擬募資金3000萬)、油浸式真空有載分接開關項目(擬募資金5400萬)、2.5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項目(擬募資金3.5億)”。由此可以看出,整個募資計劃的最大投資標的正是最后一項風力發電機組項目。
2010年4月,通過增發股票,長征電氣成功募集4.54億資金。按照當時的增發方案,這筆資金中的3.5億將投向廣西北海,建設長征電氣的北海風機產業基地。
隨后,這3.5億募集資金存入專項賬戶,且該專戶僅用于2.5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募集資金的存儲和使用,不得用作其他用途。在2010年8月27日公布的《公司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下稱《專項報告》)中顯示,3.5億中在6月30日前已完成前期投入置換1.2億元,除此以外募集資金直接投入4273.5萬,并稱在建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期末余額18734萬元。
該《專項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 6月30日,也就是即在專戶成立僅僅一年之后,該風電項目募集資金賬戶余額僅剩432.9萬元(含銀行存款利息)。半年之后,1.3億蒸發,使用狀況不見說明。
一審計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么大一筆資金不可能統統費用化,一定會體現在財務報表上的資產部分,例如在建工程或者固定資產。
而在長征電氣2010年和2011年的年報中,都沒有找到相應的使用證據。2010年,長征電氣在北海實施的關于風機項目的在建工程,就只有總裝廠房和葉片廠房兩項,當年都基本沒有增加投資,將一些可能是北海的與風機有關的葉片模具、測試費等全部總計也只有2490萬,而當年全年長征電氣新增的所有固定資產是2864萬 ,兩項合計5362萬,募集資金直接投入的4273.5萬就可以覆蓋大半;而 2011年全年,除去被移作補充流動資金的3000多萬,仍有近1個億的募集資金使用量不明去向,長征電氣在北海的葉片廠房和總裝廠房也基本沒有新增投資,全年新增固定資產不過6510萬。
最能夠說明風機項目募集資金被挪作他用的,就是看得見的北海的葉片廠房,在當年的增發公告中,長征電氣這樣陳述,“本項目的建設包括兩棟廠房、一棟辦公大樓、貨場以及一些配套的公共設施。兩棟廠房分為總裝及葉片生產廠房,項目土建面積合計為67000 平方米。”在長征電氣的歷年年報中,記者也發現這個葉片廠房的預算數是8000萬,但建設進度一直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