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特別節目《國務院新政》報道,今晨新華社播發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機構改革之后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將會是怎樣的面貌,職能會有怎樣的變化,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將明確怎樣的關系,這次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行政體制改革將會給中國、給百姓帶來怎樣的變化?經濟之聲邀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遲福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建國,經濟之聲評論員楊春陽為您做出評論。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到將現國家能源局、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進行管理。組建國家能源局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推進能源改革。
遲福林表示,我國已經是一個能源大國,尤其是能源消費大國,如何適應我國能源消費大國的戰略需求,建立一個大能源體制,始終是大趨勢。這一次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完善能源監督管理體制,是走向大能源體制的重要一筆。
當前,綠色經濟、綠色能源、低碳經濟蓬勃發展。魏建國說,電也是新能源的一部分,不能單獨作為一個行業,更何況電監會的主要職能是監管職能。所以從規劃、能源布局、各方面科學管理發展來看,需要一個部門來統一。更重要的是,今后中國的能源肯定不能以煤炭為主,而是以各種新型能源、綠色能源,包括風電、潮汐發電、核電、太陽能、光能等,這是一個新的布局。所以成立新的國家能源局,意味著中國能源來源以及利用將會跨上新的臺階。也體現了我們國家未來能源戰略的發展方向。
國家能源局的前世今生
國家能源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主要負責能源行業的監督管理,前身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時設立的燃料工業部。1982年國務院能源委員會成立,承擔能源行業監管職能,1988年能源部成立,1993年撤銷。2008年成立國家能源局,下轄11個局機關,現任局長是劉鐵男。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的前世今生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簡稱電監會,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履行全國電力監管職責,前身可以追溯到1955年設立的電力工業部。1988年電力管理相關職能劃入新成立的能源部,2003年國家電監會成立開始履行電力市場監管者的職責,共有9個內設機構,現任電監會主席是吳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