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時代,沒有僅僅依靠單一國家資源和人力就能做的企業,需要整合全球的優質資源,從人才到技術到供應鏈到生產到項目管理到運維,學會利用全球各地區的優秀資源,發揮好資源整合利用的協同作用,最終將這種整合的價值落實到一個個精益的產品上,為客戶發現和創造價值。
政策支持
風電行業需要國家提出明確的戰略和導向,讓行業發展有章可循。此外,政策要保護投資商的利益。投資商是產業鏈的龍頭,如果投資商的利益受損,那么整個產業鏈都會受損。
投資商的電費不能及時得到支付,就會引起三角債。現在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包括龍頭企業的風機制造業務都在虧損經營,長此以往,企業就沒錢去做研發和質量改進,最后必然導致整個行業產品提升不夠、設備質量下滑,偽劣產品層出不窮,行業發展也會出現極大的風險。
國家能源局自去年以來的一系列舉措,在行業調整過程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規范審批流程,避免投資商未批先建、建成以后等著電網建設的行為;嚴格上網設備的技術規范,要求風機進行低電壓穿越改造等,有利于風電的并網;考慮到未來市場發展的不均衡性,放緩對“三北”項目的審批,加快南方項目的審批,這是非常好的導向;國家能源局還推動風電運行數據的透明化,向行業傳遞真實的信息。
企業破局
行業的變化和調整對風電企業是挑戰。但企業需要接受挑戰,實現產品質量和性能的提升,在中國制造“誰打質量牌誰就有未來”的長跑理論指導下,風電企業誠實守信才能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可。
對金風來說,結構調整未必是壞事。過去一年企業利潤大幅下滑,風機制造業務面臨虧損,但在困境下,金風越要加強精細化管理能力,要加強研發的投入。金風今年推出的新版93低風速機型又給客戶帶來了很好效益。
這次行業調整,金風科技對自己也有進一步的思考,行業經歷困難,我們更要在誠信、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嚴格地要求自己。我們作為供應商,提供給客戶的價值應該是通過20甚至25年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來體現,如果我們只提供短期、低價的設備,卻附帶長期的、巨大的維護和大修成本,這種做法將破壞開發商的投資收益結構,給開發商帶來非常大的風險。風機價格戰非常不利于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