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海風吹拂下,矗立于煙臺長島的6.365萬千瓦風電機組,揮舞著手臂,迎接著跨海而至的海底電纜,期待著與內陸主網再次牽手的激動時刻。
在山東,伴隨著堅強電網的延伸,55座風電場與主網緊密相連;依托于規范的并網管理,2328臺風機與電網友好牽手;受益于優化調度,342.8萬千瓦并網風電免受棄風之苦。
近年來,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積極探索,攻堅克難,在建設、科研、管理、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綜合提升電網接納風電能力,實現了電網對風電不限不棄,風電與電網和諧前行。
風馳齊魯電網同行
由蓬萊驅車至煙臺,沿途不時映入眼簾的一排排風機,展示了當地風力資源的富饒。據煙臺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楊毅介紹,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近年來煙臺風電發展速度驚人,截至今年8月底,煙臺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已位居山東第一,達到102萬千瓦,同比增長72.8%,風電裝機容量占發電總容量的19%。
緊隨煙臺,威海、東營、濰坊、濱州等風電基地成長迅速,共同促成了山東風電的迅猛發展。截至8月底,山東發電裝機總容量7000萬千瓦,其中,并網統調風電裝機容量342.8萬千瓦,同比增長51.6%,占總裝機容量的比例由“十五”末的0.03%提高到6.22%。據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發展策劃部規劃一處處長牟宏介紹,繼火電、省外來電之后,風電已經成為山東的第三大電源。
電網是風電發展的關鍵環節,山東風電健康、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堅強智能電網的有力支撐。據牟宏介紹,山東電網投資已連續三年突破200億元,建成500千伏“五橫三縱”主網架,截至2011年,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9682萬千伏安,新建線路1.2萬千米,220千伏及以下電網結構得到持續優化和完善,目前全省各地市均有1座及以上500千伏變電站,各縣市均至少有1座220千伏變電站。以煙臺為例,對照2005年,2011年底電網500千伏變電站由空白增至4座,220千伏變電站由13座增至22座,110千伏變電站由71座增至92座,輸電、供電能力的顯著增強,為風電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電網基石。
在優化電網結構的基礎上,山東電力編制了《山東省風電接入系統方案》,并納入電網發展規劃統一管理,實現了風電接入與電網總體協調發展,對風電科學有序發展、合理接入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山東,2011年至今并網的風電項目均受益于此方案,確保了核準的風電場全部按照計劃順利并網。
安全并網關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