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新體制機制
1. 健全工作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導小組對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行統籌協調,審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年度工作目標和工作安排,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明確專人負責日常工作。
完善考評機制。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切實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的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
加強政策宣傳。及時推廣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涌現出的典型經驗,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宣傳力度,形成有利于新興產業發展的社會輿論環境。
2. 加大財政支持
設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和引導各類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關鍵技術、重點工程以及載體建設。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提出重點項目,報領導小組研究決定。集成創新資源,省現有政府用于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引導資金集中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攻關、重大成果轉化。加大各級財政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資金的引導,社會資本和海外資金跟進,形成千億規模的創業資本、萬億規模的投資資本,實現資本和知識、資本和產業的融合發展。
3. 優化發展環境
建立示范推廣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引導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優先采用戰略性新興產業設備、產品和服務。完善政府首購、采購制度,支持重點企業突破關鍵技術,開拓國內外市場,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切實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開發與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相連接,促進更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和服務進入普通百姓家。
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善多渠道、多層次的知識產權宣傳、保護體系,建立新興產業知識產權信息收集、分類、整理、發布與推介平臺,開展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抵(質)押貸款試點,鼓勵和推動知識產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創新股權、期權交易管理制度。探索設立非上市新興產業創新型公司柜臺交易系統,增加非上市公司柜臺交易場所,活躍非上市企業的股權交易,擴大股權融資規模。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等措施,形成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