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技術發展中心和模斯翼風力發電設備有限公司推出由兩家單位共同研發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2.5MW海上與6.3MW海上)舷翼結構技術。
該舷翼結構技術利用了空氣動力學原理、針對垂直軸旋轉的風洞模擬及現有的各類機械原理技術,將原有傳統的各種類型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風功率系數從原有的0.3左右提高到0.5以上。具有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實現效率高等優點,是全球目前應用于適合各類VAWT提高效率的一種世界領先技術。該技術已經申請國家和國際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專利等,改變了VAWT的低風能利用系數的現狀。該專利的實施以自定標準為主,輔助參考國際和歐洲標準,技術質量目標要求通過全球一流實驗室試驗。
該技術是在垂直軸風輪的圓周外部設立的一種自適應旋轉機構,該結構有以下突出有點:
1.將風力發電機的風功率系數提高。
2.能利用該機構實現風輪的空氣功力、氣動剎車等功能。
3.能調整風輪的轉速、扭矩、功率;
4.它能應用到各類形狀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如:升力型與阻力型。
5.該舷翼結構技術更重要的一點是可適用于風力資源差的地區,并對兆瓦級以上的海上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可進行應用。
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技術發展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成立的非法人機構,主要從事重大技術集成和示范的組織和協調、技術轉移和企業孵化,掛靠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上海清潔能源技術發展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技術發展中心在上海成立的事業法人,依托相關研究所、中心,開展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集成、示范、孵化和商業化。涉及領域包括: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和技術、風光互補發電技術、生物質能利用技術、電動汽車技術、潔凈煤技術等,并促進其集成、創新和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