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經信委發布《內蒙古風力發電設備制造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報告》稱,因受制于電力外送通道不暢和區內市場有限的影響,內蒙古風電產業存在著“有力發電,無處送電”的窘境,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內蒙古風電制造業的發展。
《報告》顯示,內蒙古風電場建設和電網建設發展不諧調。目前,我國風電開發模式是“建設大基地、接入大電網”,與歐洲分散接入電網的模式有很多不同,因此規模化風電接入條件和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自治區風電專業人才短缺,目前由于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迅速,因此有些企業為了擴大產能,技術工人大多經過時間很短的培訓就上崗,企業中缺少有經驗的高級技術工人和高層管理干部及風電專業技術人才。
近年來,自治區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風電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風電裝備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區擁有風電裝備制造企業30多戶,主要分布在呼市、包頭、烏蘭察布、赤峰和通遼市。其中,整機企業16戶,包頭市4戶、呼市2戶、烏蘭察布4戶、赤峰2戶、通遼2戶,整機制造能力達10000臺(套)。區內風電零部件企業主要為風葉、塔筒制造企業和部分齒輪箱、風機機艙罩等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