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指出,要鼓勵利用火電輸出通道外送部分風電,擴大電網接納風電規模,配套建設調峰電源,統籌制定風電消納方案。據了解,目前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已啟動,并計劃于2013年投產。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規劃,“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建設包頭市、烏海市、呼倫貝爾市、通遼市等地區抽水蓄能電站,投產和在建抽水蓄能電站將達300萬千瓦以上,相應可吸納風電1000萬千瓦。
據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介紹,內蒙古自治區的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沿中蒙邊境的偏遠地區的旗縣,自治區已投產和規劃的“十二五”末3300萬千瓦風電裝機80%集中在這一區域。風電以及風機制造已成為這些偏遠貧困地區的主要產業和稅收來源,但在國家增值稅轉型和風電企業所得稅改革后,風電企業5年內幾乎在地方不體現稅收。對此,內蒙古提出要以風電開發企業給地方分利高低為標準作為項目中標依據,建立長效的以工補農機制。
對此,《意見》也提出要制定促進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行業發展的上網電價,加大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國債轉貸資金全部改為撥款。鼓勵中央企業在內蒙古的分支機構變更為獨立法人,實行稅收屬地化管理。同時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完善風電產業稅收政策,促進風電發展。
跨區水權交易試點促煤化工發展
2010年初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煤直接液化、煤間接液化、煤制乙二醇等5大類煤化工示范工程項目進展順利。《意見》提出,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依據國家規劃適度發展煤化工產業,優先布局升級示范項目,適時推進產業化;建設油氣生產加工基地,在符合國家天然氣利用政策和統籌全國天然氣供需的前提下,增加當地利用天然氣規模;根據水資源條件有序發展鹽堿、煤焦油深加工等優勢化工產業,延伸后續產業鏈;發展鋁電聯營,支持高鋁粉煤灰資源綜合利用,推進銅、鉛、鋅等有色金屬采、選、冶一體化建設,實現資源就地高效轉化。
《意見》還提出,要推進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一體化發展,輻射帶動內蒙古西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大內蒙古東部地區開發開放力度,進一步融入東北及環渤海經濟區(圈),主動承接輻射帶動和產業轉移。優化興安、赤峰、錫林郭勒等地區的水煤資源配置,有序發展煤電、煤化工、有色金屬加工、裝備制造、農畜產品深加工等產業。
對于內蒙古發展煤化工產業用水需求的質疑,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主任梁鐵成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就曾表示,內蒙古多年來將黃委會引黃河水的指標幾十億噸水資源引黃灌溉、大水漫灌,浪費很大?,F在農業實行精細化管理,自治區將節約下來的水資源做水權置換——巴彥淖爾和鄂爾多斯就在做水權置換——從而實現工農業互相反哺,形成良性循環。
《意見》也提出,要建立健全節約用水和水資源保護機制,加快水權轉換和交易制度建設,在內蒙古開展跨行政區域水權交易試點。梁鐵成認為,內蒙古東部水資源富集,需要上馬水利工程設施加以利用。“現在內蒙古水資源支撐“十二五”工業經濟的發展有保障,但要利用好內蒙古包括水資源在內的資源,根據產業合理布局,有序、可持續地發展煤化工”梁鐵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