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風電當前市場:
小型風機出口到國外市場,利潤率基本在100%;在國內市場,已在銷售的“光電互補”小型風電機的利潤率也有40%左右。
受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影響,中國的外貿出口業遭受了嚴重的打擊。然而,一直“默默無聞”的小型風電今年卻逆勢飛揚,廣交會上,相對大部分傳統出口產品的冷清場面,小型風電展區顯得格外紅火,訂單不斷。在業內專家看來,小型風電或將在今后幾年里得到“井噴式”的發展。
小型風電市場分析:
煤炭、天然氣等礦藏作為火電的主要原料,由于其不可再生的特性,正日益走向枯竭。而伴隨火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大力發展新能源,在世界范圍內被提上了日程。而在新能源中,風能近幾年來發展最為迅速。
據媒體報道,英國小型風電安裝數目今年將增加一倍多。其原因是英國政府為達到2020年其電力需求35%來自“綠色動力”的目標,英國消費者面臨高額電價,英國六大能源公司在2008年曾兩次提高用戶電價。而2009年,英國的小型風電需求量還將保持大幅上漲,來自英國風電協會(BWEA)的報告稱,2009年英國將新安裝小型風電設備1.3萬臺以上。
與英國相同,能源消耗大國美國也在積極推動小型風電的發展。今年10月份,美國國會通過了對小型風電設備的稅收優惠政策。其內容是:投資稅收抵扣,30%的建設成本可以用來抵稅。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這一政策的出臺將會促使美國的小型風機市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長。
在中國風電開發一直以來基本是以建設大型風電場為主,近些年來獲批的項目也以大型風場居多。直到今天,小型風電整個產業都歸在農機部下面。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小型風電產業的發展。
北京舉行的“風電建設工作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趙小平表示,我國今后將適當調整風電的發展策略,在繼續推進大型風電基地的基礎上,還將著重進行中小型風電項目的建設。這對中國中小風電產業來說,無疑是幸福即將來敲門的好兆頭。
小型風電前景分析:
有沒有機遇是一方面,能不能抓住機遇又是另外一方面。
全球小型風電產業的市場“蛋糕”越做越大,中國的小型風電風機生產企業,有能力分食嗎?
小型風電與大型風電,雖然都是風電行業,但我們業內人士大都把它們看作是兩個不同的產業。小型風電與大型風電的風力發電原理雖然相似,但是兩者差別很大:政策導向不同、應用領域不同、市場不同、技術不同,完全屬于兩個行業。
在中國,大型風電建設項目基本被國企及外資企業把持,民營企業很難進入。而在小型風電領域,民營企業卻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江都市神州風力機廠、 靖江菲爾德斯風力發電設備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在小型風機生產上面,都走在了行業前列。
雖然大型風力發電在設備和技術上都是國外領先,但在中小型風力發電和風光(指風能和太陽能)互補領域,卻是中國“一枝獨秀”。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價格看,中國生產的小型風機在國際上都十分具有競爭優勢。
小型風電上世紀80年代出現,主要應用在內蒙古、新疆等一些電網無法鋪及的地區。經過這些年技術攻關,如今,中國在國際慢慢打響了中小型風電及風光互補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