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海上風電實現快速發展,產能刷新紀錄新增達4吉瓦,全球總產能達11吉瓦。其中,我國海上風電2015年新增達36萬千瓦,累計裝機總量從世界排名第五躍升至第四位。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海上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預測,到2020年,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或將達到40.3吉瓦。
歐洲市場成為發展“主引擎”
歐洲地區再次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迅速增長的“主引擎”,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量幾乎比2014年翻了一番。
2015年德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新增達到228萬千瓦,占全球新增規模總量的67%,有望超越英國成為海上風電第一大國。
由于風資源蘊藏量最豐富的北部陸上風電開發已趨于飽和,近年來德國政府運用一系列法律手段以及經濟杠桿對海上風電進行大力扶持,其中,包括2012年新修訂的《可再生能源法》。
該法有效提升風電產業利潤,保障海上風電場項目投產后20年內擁有補貼等優待,為供應商們提供了透明的政策支持。
與德國相比,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增長雖低于預期,但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新增達到36萬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自此我國成為繼丹麥、英國和德國之后,全球第四個海上風電裝機量突破百萬千瓦大關的國家。
在海上風電融資方面,數據顯示2015年新建海上投資額大193億歐元,新建項目融資達到創紀錄的新高,獲得投資數目是2014年的兩倍。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累計裝機量仍為第一的英國2015年新增風電容量雖不及德國,卻在海上風電融資上拔得頭籌。
2015年海上風電融資最大項目就包括英國580兆瓦的RaceBank項目和336兆瓦的Galloper項目,融資金額分別達到29億美元和23億美元。
目前英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包括計劃、在建以及投運已經突破10吉瓦,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市場。
與英國相比,中國海上風電數量雖不是吸引數額最大的,但其項目數量已經占據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
其中較大的有中國的龍源海安蔣家沙項目、以及大唐國信江蘇濱海項目,兩個項目的裝機量均突破300兆瓦,融資額均為8.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