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國際[0.16% 資金 研報](600011):業績高彈性 定增助發展
2季度單位燃料成本有所回落,業績再度進入高彈性區域。受市場煤價回落影響,2季度公司標煤單價環比回落3.7%,單位燃料成本回落3.4%。當前毛利率處于低水平,公司業績再度進入高彈性區域,我們測算電價、煤價及利用小時均變動1%的情況下,EPS將分別變動0.05、0.03和0.016元(對應2010年業績預測幅度分別為15%、9%和5%)。
方案修訂有助定增實施,發行成功將有效改善公司財務結構。修訂后的方案與前稿相比主要是增加了約4億股發行規模(較公司總股本增加約3%),其對公司業績預測基本沒有影響,但鑒于新的增發價格較目前市價折讓約11.7%,若公司此次發行獲得足額認購,測算將降低公司負僨率約4個百分點,從而有助于改善其財務結構(1季度末負債率為75.1%)。
風險因素:公司業績對煤價和利用小時敏感度過高;高達75%的資產負債率下,加息將對業績構成負面。
維持“增持”評級。假定公司非公開增發年內足額完成,維持lO~12年業績預測0.33/0.3 5/0.44元,當前價6.2元,對應P/E為19/18/14倍。鑒于目前火電盈利仍低于合理水平,公司業績彈性較大,故給予其2010年22倍合理P/E水平,對應目標價位7.30元,維持“增持”評級。(中信證券[4.93% 資金 研報] 吳非 楊治山)
華銀電力[3.93% 資金 研報](600744):上升通道清晰 延續升勢
公司主要從事電力生產、銷售,兼營電力工程施工、房地產開發及高科技項目開發等業務。今年初,公司公告獲得2.7億元淘汰落后產能中央財政獎勵。此外,公司在報告期內獲得電價清算收入7000萬元,經初步測算,2009年度公司凈利潤將扭虧為盈,從而提升了公司的投資價值。該股上升通道清晰,昨日收盤價創出近期的新高,有進一步走強的潛力,可關注。(金證顧問 張超)
內蒙華電[1.55% 資金 研報](600863):等待第三次成長高峰期
日前,我們參加了內蒙華電的2009年度股東大會,并與公司管理層就其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做了溝通。
具體如下:
公司發展歷史1994年內蒙華電上市,主體資產為包頭第二熱電廠,發行5千萬股,募集資金1.95億元,主要用于收購渤海灣電廠30.54%的股權,此后幾年業績增長主要依賴于增持渤海灣電廠股權。
直到1999年配股,內蒙華電進入第一個高速成長期,其配股募集資金19.5億元,全資收購豐鎮電廠和烏拉山電廠(1998年曾托管上述電廠)。
到2002-2003年,公司再次步入第二個高速成長期,先后收購了蒙華渤海灣電廠、國華[-1.96%]準格爾電廠、京達發電廠、包頭第一熱電、蒙達發電廠、上都電廠、岱海電廠、包頭東華熱電、京隆發電廠等多項資產。
2009年公司與大股東北方聯合公司進行資產置換,將原先盈利能力較弱的包頭第一熱電和包頭第二熱電置出,同時將大股東下屬的烏海電廠置入。
公司當前現狀雖然內蒙華電的資產收購等是集中在2003-2004年,但由于部分項目收購時仍在建,且部分項目后續又有擴建工程,因此實際從裝機容量增速的變化來看,最明顯的是2006年。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公司控股電廠中部分小機組關停,近年來其裝機容量增長主要是依靠其參股電廠。截至2009年底,公司權益裝機容量572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容量為565萬千瓦,是其10年前規模的3.7倍,是上市資產的13.3倍。伴隨著裝機規模的增加,內蒙華電的年銷售收入也從1995年的3.6億元,增長到09年底的72億元。除了規模的增長外,我們更關注公司資產的盈利能力變化。從公司上市以來,其毛利率從21.9%,逐步下降到08年最低時的6.1%,09年通過資產置換,回升到21.7%,與行業同期相比,變化趨勢較為一致,但09年內蒙華電的反彈幅度更高。
公司未來發展從在建工程項目來看,2010-2011年內蒙華電的內生性增長,主要來自2010年烏海電廠的全年并表、岱海電廠二期項目核準并網、以及上都電廠三期核準開工,和多個風電項目投產。此外,公司與大股東北方聯合共同投資的煤炭項目黑城子、魏家峁等都將在未來2年陸續投產。到2012年之后,魏家峁煤電等項目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盈利與估值:由于岱海、上都電廠新機組投產對內蒙華電的盈利影響較大,保守假設,2010年公司業績增長僅來自于烏海電廠的投產,2011年岱海電廠二期獲得核準,2012年上都電廠三期建成(均不考慮集團其他資產收購),根據當前的煤價漲幅,則內蒙華電2010-2012年EPS分別為0.33元、0.44元、0.56元。對應當前股價6.95元,PE分別為21倍、16倍、12倍。
考慮到公司未來投產項目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內生性增長具有延續性,且具備較大的潛在外延式擴張空間,當前估值較具有吸引力,給予"推薦"評級。(興業證券[9.99% 資金 研報] 陸鳳鳴 劉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