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前市場多預計降準0.5到1個百分點。其依據是,2010年9月,央行和銀監會曾發布《關于鼓勵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將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當地貸款的考核辦法(試行)》,規定達標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按低于同類金融機構正常標準1個百分點執行。
據測算,此次定向降準向三農領域釋放的資金將超過千億元。
媒體早前分析稱,定向降準短期內實際影響有限。尤其是要考慮到,不少農商行和合作銀行面臨的問題并非流動性不足掣肘貸款投放,而是可貸項目不足,貸存比并不高。因此,此舉一來規模有限,二來能有多少資金真正進入實體經濟仍存疑。
根據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7.4%,低于年度7.5%的目標,比去年同期低0.3個百分點,亦是5年來的最低值。
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增加的背景下,微刺激此前即已啟動。4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三項經濟推進措施,包括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
雖無相關數據說明這將新增多少支出,但有推算稱:2013年全國計劃新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630萬套,基本建成470萬套,全年投資逾萬億元。2014年的開工目標依然維持在600萬套左右的高位。因此今年的棚戶改造支出不可能超過萬億;鐵路建設方面,政府準備設立2000億-3000億元的鐵路發展基金,隨后發行鐵路建設債券吸引社會資本;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所花更不可能超過萬億。三項相加應該不會超過2萬億。規模遠不及上一輪的4萬億,且范圍基本局限在三個與民生相關的領域。
在國家推行一攬子穩增長措施之下,4月不少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了地方版穩增長措施。有媒體統計,廣東、海南、天津、江西、貴州五省公布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投資總額超過7萬億元。但細究之下,顯系誤讀——“7萬億”項目既非當年完成,也非新近上馬。
4月10日,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中國經貿聚焦》記者采訪時表示,微刺激政策在短期內可能有明顯作用,因為它是借助于投資直接刺激經濟,見效會非常快。“像國開行8日已經表態,4月底就將放出1000億元貸款,以保障棚戶區改造的資金需求。這樣二季度經濟增長應能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