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讓投資者過門而不入的“冷門”企業,注冊資本僅1億元,緣何在五年時間后創造了90元/股的A股紀錄,成為投資者追捧的對象?而在登峰造極之后,緣何又一下成為眾矢之的,在股價跌至幾元錢的情況下,再遭證監會的調查?
這些跌宕起伏的戲碼正在華銳風電上演,而身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的風電產業一分子,有著標桿意義的華銳風電,在曾經魚貫而入的投資者眼里或許還有另一番解讀。
中小股東開始索賠
華銳風電自去年開始便進入了多事之秋,而如今卻要再次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5月30日晚間,一則華銳風電(601558.SH)關于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的公告發布,頓時將本就因兩年來股價大跌頗遭質疑的公司卷入一場資本市場生死迷局之中。
華銳風電公告稱,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這對此時的華銳風電來說不是好消息,因為它的自身經營狀況也不美妙,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華銳風電遭遇證監會的“大棒政策”?對此,華銳風電方面公關部門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公司方面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回應,至于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與華銳風電內部諱莫如深相比,外界似乎已經有了成形看法,特別是公司的中小股東已經按捺不住了,開始找律師向華銳風電索賠。
代理律師之一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律師告訴本報記者,“我一直都比較關注華銳風電,上市兩年時間股價累計下跌73%,這樣大的幅度讓中小股東們損失慘重,特別是那些后來又補倉的。”
而對于遭證監會調查一事,吳立駿認為,這原因肯定包括今年3、4月份披露的公司會計差錯造成虛增2011年利潤1.68億元事件。
吳立駿對本報記者說,根據此前此類調查的例子來看,調查之后華銳風電恐怕將遭受行政處罰的命運,罰金是不可避免的。
罰金不可避免
如今的華銳風電成為了登高跌重的代名詞。2011年1月13日,華銳風電正式登陸A股,發行價格為90元/股,發行市盈率為48.83倍,募集資金合計94.59億元。按照90元/股的價格計算,彼時華銳風電的總市值為904.59億元。而截至5月29日收盤,其股價僅為5.76元/股,按前復權計算,兩年多時間華銳風電股價累計下跌73%,700多億元的市值灰飛煙滅。
面對證監會的調查,華銳風電的股民可以說歡欣鼓舞,認為索賠可能會有結果。
“我認為在2013年5月29日之前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民有資格獲得索賠,”吳立駿向本報記者表明觀點,并且提出了他的質疑,“今年3月披露的會計差錯事件,涉嫌虛增2011年凈利潤1.68億元,這背后與后期即將到來的股東解禁套現有沒有關系,而且在公司上市時對公司的經營風險有沒有披露到位等等,都值得探究。”
記者從公開資料獲知,華銳風電上市之前的財報是一路飆升,到上市前一年達到最高峰。自2007年起到2010年,公司凈利潤從1.2億元上漲為28.5億元。而公司在2011年凈利潤僅為5.98億元,而到2012年竟然虧損4.9億元。而且在2012年,當年行業第一高價股主營收入僅排行業第十位,凈資產收益率排名第6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