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經濟惠澤民生
當然,阜新風電實現的不僅僅是“雙贏”的格局,而是全方位的社會效益。
華能新能源阜新風電公司總經理黃海燕是土生土長的阜新人,曾在阜新火電廠工作過,如今又是風電項目的參建者和管理者,她對阜新的今昔有著深刻的體會。據黃總介紹,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阜新市第二大支柱產業,與第一大產業的差距在于大部分風電項目還處于稅收的減免期,很快新能源產業就會成為阜新第一大經濟支柱。僅華能一家在阜新的納稅額就接近2 億元。新能源行業為阜新提供工作崗位5500 多個,有力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壓力。
裝機10 萬千瓦的高山子風電場是華能在阜新的第一個項目,2008 年建成后拉開了“突破阜新”戰略的序曲。高山子風電場年利用小時數高,管理規范,逐漸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明星風場”,不斷迎接著一波波前來參觀取經的人群。從阜新市出發一路向南,經過海州露天煤礦國家礦山公園里廢棄的面積達7 平方公里之巨的露天礦井,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達了一處丘陵山地,遠處分布在山脊上的銀色風機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就是高山子風電場。沿著平整的水泥路蜿蜒而上,沿途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當地村民在樹林間采蘑菇,或在風機安全區以外草地上的石桌旁休憩。和諧共生的場景令人頓生愉悅。風電場場長是一位挺拔的小伙子,他說和當地村民相處得很融洽,當地居民在風電發展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已前村民下山到城里辦事,要步行幾個小時的山路,連自行車都無法使用。現在大家都騎摩托車或開車,轉眼間就到了。”場長介紹說,“因為場區綠化好,環境優美,現在城里的市民也經常舉家開車到這里來游玩,高山子已經成為當地人的一處后花園。”
道路對偏遠的山村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但村民收獲的不僅是通暢的交通,還有因此而富裕起來的生活。項目一旦開工,就會有幾千人同時進駐一個鄉鎮,為沉寂的鄉村引進了一個活躍的商機。除了與工程有關的業務,大量工人的后勤保障對于一個山村來說也是不小的市場,連開食雜店的人家兩年后都蓋起了新房。
按照華能新能源阜新風電公司總經理黃海燕的說法,風電的發展為阜新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效益,還有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才是向可持續發展邁進的真正意義上的轉型。
風電經濟惠澤民生
當然,阜新風電實現的不僅僅是“雙贏”的格局,而是全方位的社會效益。
華能新能源阜新風電公司總經理黃海燕是土生土長的阜新人,曾在阜新火電廠工作過,如今又是風電項目的參建者和管理者,她對阜新的今昔有著深刻的體會。據黃總介紹,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阜新市第二大支柱產業,與第一大產業的差距在于大部分風電項目還處于稅收的減免期,很快新能源產業就會成為阜新第一大經濟支柱。僅華能一家在阜新的納稅額就接近2 億元。新能源行業為阜新提供工作崗位5500 多個,有力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壓力。
裝機10 萬千瓦的高山子風電場是華能在阜新的第一個項目,2008 年建成后拉開了“突破阜新”戰略的序曲。高山子風電場年利用小時數高,管理規范,逐漸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明星風場”,不斷迎接著一波波前來參觀取經的人群。從阜新市出發一路向南,經過海州露天煤礦國家礦山公園里廢棄的面積達7 平方公里之巨的露天礦井,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達了一處丘陵山地,遠處分布在山脊上的銀色風機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就是高山子風電場。沿著平整的水泥路蜿蜒而上,沿途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當地村民在樹林間采蘑菇,或在風機安全區以外草地上的石桌旁休憩。和諧共生的場景令人頓生愉悅。風電場場長是一位挺拔的小伙子,他說和當地村民相處得很融洽,當地居民在風電發展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已前村民下山到城里辦事,要步行幾個小時的山路,連自行車都無法使用。現在大家都騎摩托車或開車,轉眼間就到了。”場長介紹說,“因為場區綠化好,環境優美,現在城里的市民也經常舉家開車到這里來游玩,高山子已經成為當地人的一處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