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地區優質風能資源早已被劃分殆盡,而送出問題又長久得不到解決,省里目前沒有盲目上馬新項目。”黑龍江一位風電企業負責人表示。
河北一家風電企業的負責人也告訴本報記者:“審批權下放后,省里目前并沒有明顯加快風電項目建設的腳步,在批項目時仍持謹慎態度。企業感覺到的好處就是流程簡化、審批時間縮短了。”
本報記者注意到,與“三北”相比,福建、云南等風電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南方省份通過核準的項目似乎更少。據了解,福建半年來核準的項目低于5個,而云南因為環評問題,項目核準幾乎處于停滯狀態。
“省里現在在風電項目的核準上顯得縮手縮腳。”福建一家風電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主要原因是地方利益難平衡。”
此前,有業內人士稱,在發展風電方面,福建省具有較濃的地方保護主義色彩。在福建當地,談及風電發展有“一南一北”的說法,南,指的是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指的是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現在審批權下放后,爭項目的企業不少,遞條子的企業也不少,這給省發改委出了難題。”上述人士稱。
“出現央地之爭在預料中,權力下放后,地方具備一定優勢,難免對央企造成影響。”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問題如何解決?關鍵還是政府要轉換發展思路,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