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在全程2210公里的24個標段正式開工,這也是資源富饒的新疆的第一個“疆電外送”特高壓項目。所謂特高壓即可以滿足遠距離、高功率、低損耗的電力輸送。
該工程投資234億元,輸電功率達到800萬千瓦,線路全長2210公里,是目前全球電壓等級最高、輸送線路最長、輸送功率最大的直流輸電工程項目,也是中國用特高壓電網第一次大規模同時接入煤電和風電等新能源。
項目在2014年投運后,新疆豐富的煤電和風電等資源將直接送入華中電網,滿足中東部經濟發展需求,理論年送出電量700億千瓦時,實現煤炭資源轉化3000萬噸。
新疆資源豐富,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占全國預測儲量的40%,陸上風能資源占全國總量的37%。不過由于自身消化能力有限,又沒有外送通道,這些資源無法有效轉化。
今年5月13日,哈鄭±800千伏直流特高壓電網項目、新疆-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同時開工建設。
哈鄭工程是目前輸送能力最大、輸送距離遠和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直流項目,也是第一次大規模接入煤電和風電等新能源。如果哈鄭直流建成后,這里的風電可以直接送出去,轉化為經濟效益。
拉動投資3000億元
哈密南素有百里風區之稱。不過,在2010年11月第一條750千伏的疆電外送通道前,這里的風并沒有發揮任何經濟和社會價值。
8月19日,天氣晴。從哈密市區出發,越野車在荒漠公路上行駛了近2個小時才到著名的百里風區十三間房,這里的風速一般可達到15米/秒,行駛中的越野車也有些左右搖擺。
數據顯示,去年新疆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但負荷僅有1490萬千瓦,也就是說新疆電力盈余空間很大。而在2010年之前,新疆電網仍是孤立的電網,即使電力有富余也難以外送。
2010年11月,新疆電網與西北主網聯網的750千伏線路正式投運,實現了新疆電網與西北電網的聯通,進入全國大電網,為新疆電力外送打通了第一條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