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雄逐鹿的激烈市場競爭中,唯有搶占技術制高點,企業才能經受住風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加快產品和技術研發,是章丘民企不斷成長的又一“法寶”。
山東匯豐鑄造有限公司2005年與山東大學成立鑄造實踐教學基地,2008年又經山東省科技廳批準成立了“省級球鐵鑄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靠自主創新,企業成功研發了“金匯”牌高性能球鐵鑄造卷筒、風力發電機軸承座等系列產品,榮獲國家專利、國家級新產品并填補國內空白,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
民企撐起一片天
“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能否良性發展并不完全取決于‘國’還是‘民’的身份,更取決于企業的發展思路、管理方式等內部因素。”陳玉興說。
章丘市通過扶持民營鑄鍛企業轉型升級,讓眾多民營企業走上了良性發展之路,一批民營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民企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提升章丘鑄鍛產業競爭力的生力軍。
如今,濟南圣泉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主導產品鑄造用樹脂、固化劑、涂料和過濾器等產品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及市場占有率居亞洲第一,并成功進入世界五大鑄造輔助材料生產廠家行列;濟南騰龍排氣管有限公司生產的斯太爾排氣管和卡特彼勒排氣管,分別占到國內市場總需求量40%的份額,成為江北最大的重卡排氣管生產基地……
截至2011年底,章丘市鑄鍛企業已發展到724家,鑄鍛件生產能力達1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25億元,利稅1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104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四分之一;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有80多家,形成了一批主業突出、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骨干企業。
在快速發展中,民營企業撐起了章丘市鑄鍛行業的“半邊天”。目前,章丘民營鑄鍛企業已發展到上百家,產量占全市鑄造企業年總產量的65%。與此同時,產業專、精、特優勢漸顯,產品結構由過去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轉向生產精密機械配件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
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還直接帶動了就業增長。目前,章丘市鑄鍛行業從業人員達到2萬多人,并集中分布在明水經濟開發區、赭山工業園、城東民營園以及寧家埠、龍山、刁鎮、繡惠等鄉鎮和街道,形成“集群式”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鑄鍛產業園區。
民營鑄鍛企業的發展壯大,加速了章丘市從“工業大縣”向“工業強縣”的華麗變身。江林表示,未來一到兩年內,章丘市將在培育發展產業集群、引導民營企業集聚發展、壯大規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做足文章,做大做強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