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日趨飽和,有實力的風電企業開始“走出去”尋找突破口。
王衛權說,目前,進軍海外市場的中國風電企業不超過10家,項目主要分布在美國、非洲、拉美等地。華銳風電、金風科技等風電整機巨頭,都已開始嘗試進軍國際市場。
“海外的競爭同樣激烈。”王衛權透露,國外風電產業起步較早,德國、印度等均有很多知名風機制造商,國內風機制造商“出海”的壓力不小。不過,中國風電整機生產企業一直具備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仍有不少新興市場可供開發。
王衛權認為,海外市場的自然條件、政策環境、法律制度都與國內不同,同時還面臨著標準認證、項目融資等問題。因此,國內風電企業進軍海外,應努力克服“水土不服”,解決“本土化”問題,加強與國外同行的合資合作,共建生產基地。此外,風電場開發商還可聯姻設備制造商,進行“捆綁式”發展,共建風電場,分散風險、降低投資成本。對風機生產商而言,則應建立完善的技術咨詢、風電場運營維護和風資源評估等體系,同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