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維斯塔斯海上風電總裁簡森
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并網在即,預示著中國海上風電開始向商業化軌道邁進,然而與歐洲國家相比,中國仍有一定差距。在海上風電開發上,丹麥維斯塔斯公司有著豐富經驗,早在2003~2004 年間,該公司就參與建設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電場--和恩礁(HornsReef)項目。為此,本刊記者專門就海上風電的相關問題,采訪了維斯塔斯海上風電總裁簡森先生,請他介紹一下丹麥以及維斯塔斯在這方面的經驗。
記者:您覺得現在丹麥的海上風電發展經驗哪些是最值得中國借鑒的?
簡森:我想建立海上風場之前一定要對選址和風力資源的情況進行非常好的測量,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后期風場運行的時候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一定要依賴非常成熟、先進的技術,以及相關方面的經驗。如果有了這些,就可以避免犯很多的錯誤,否則的話當風場建立起來后,運營起來就會有很大的麻煩。如果沒有這兩點的話,恐怕大家都得花非常昂貴的學費,來學習中間的過程,而這是沒有人想看到的。
記者:維斯塔斯海上風電已經有10 多年海上風電業務的經驗,為了保證中國海上風電健康地發展,您有沒有好的建議?
簡森:從維斯塔斯的角度上來說,因為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的經驗,而且我們也非常樂意和中方的合作伙伴一起分享我們這些經驗,從而希望能夠促進中國海上風電健康的發展或者項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