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一年的陸上風電、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調整終于在2015年最后一刻塵埃落定,已經6年沒變的陸上風電和兩年沒變的光伏上網電價下調是板上釘釘的事。
“面對光伏上網電價補貼的下調,我們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把精力更多放在提升發電品質的新技術研發上,因為無論電價如何調整,那些優質的、綜合效能好的、發電效率高的電站,都能體現出很好的收益。”
近日,國內優質電站服務商中海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做上述表示。這位負責人認為,從國策上,光伏上網電價的補貼下調將是一個趨勢,因為無論是在“十三五”規劃,還是“中國行動能源計劃2014-2020”的行動計劃里,新能源發電的電價未來都要趨同于傳統的火力發電。
“所以作為一家光伏企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產品的技術,提高電站的綜合品質,用良好的技術和品質去支撐起整個光伏發電市場。”這位負責人最后說。
“隨著風電和光伏并網規模擴大、設備建設成本下降,調價窗口還會逐漸開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長期看來,此次降價無疑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平價化,并且能夠穩定電價兩年左右,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據悉,“十二五”期間,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增長了168倍,是可再生能源當中增速幅度最大的。“十二五”期間,我國清潔能源快速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增長1.4倍、2.6倍、4倍和168倍,帶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了2.6個百分點。其中,光伏發電提前半年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為“十三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