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其他的、貨幣政策仍屬正常的情況下,單純宣布政策調整和作進一步的政策解釋有時會是等價的。 央行對于政策措施(改變)或是逆周期政策調整的解釋,基本很有可能是和公眾(市場)的想法是一樣的,與重要經濟學家的意見是 一樣的。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對于與市場溝通的依賴是與前一種情況有所區別的。
而且,當你對政策調整進行解釋,很可能會是很敏感的,會衍生很多的投機行為,可能會制造“事件”(原話是scandals)——尤其是如果提前溝通,就類似你提到的瑞士的情況。
周小川(這是唯一一次他接著其他嘉賓的話發言,在俄羅斯副總理簡單談到市場波動對俄羅斯的影響之后):中國也在使用“新常態”這個詞,當中國發現過去的發展模式變得越來越不可持續、環境變得不友好,人們意識到必須做出改變。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更慢,但更可持續,我認為這是一個好消息,這也是新常態的一個元素。另一方面,如果政府追求過快的增速,一定程度上會延遲結構改革。我認為現在越來越多人更關注改革,希望以更低的增長率換更大力度的結構性改革。
主持人:更低增長率意味怎樣的增速水平?
周小川:這還是要等到3月份的人代會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