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根:我們浙江華鷹產品的優勢在于,我們風電機組是變槳矩的,可以在大風中可靠限速、穩定運行,英國MCS認證中要求中有一條是機組必須在20米/秒下穩定運行25小時,其他的風電機組不一定做得到,我們的機組就能行,這就是變槳矩的優勢。現在華鷹的30kW以下機組采用離心機械變槳,30kW以上考慮采用主動變槳控制。變槳矩控制技術是今后小風電技術發展的方向,這是我們華鷹產品技術的創新點、產品的核心點、銷售的亮點,也是今后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風電產品應用有以下幾塊:一是出口,主要是用于國外積極發展的分布式并網發電,是主要一塊;二是國內離網或非并網風電優先風網互補系統的建設,如在油田抽油機、集氣站的應用;三是參與國內風光儲微網的試點建設,為將來小風電在國內的規模化應用積累經驗。
記者:國內小風電發展中宏觀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徐學根:宏觀方面國內小風電存在以下的問題:
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現有的標準是離網型的,國際上小風電機組標準IEC61400-2已經出臺,應盡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國家小風電機組產品標準。
缺乏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和測試場地。
現在是風電設備生產想進行型式測試,找不到檢測機構,因為測試的投人很大,沒有完備地國家級的小風電產品技術檢驗檢測機構。
由于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和檢測認證,導致國內小風電企業產品質量差距很大,出口后發生安全質量事故,對中國的小風電
產業產生消極影響。
記者:最后,請您談談中小風電未來的發展趨勢。
徐學根:我用三句話來概括中小風電未來的發展趨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已進來的要挺住,想進來的要考慮清楚;分布式發電是小風電發展的唯一途徑,外國人的用的東西我們遲早要用;小風電的競爭最終是品質的競爭,只有在可靠性、安全性、抗風性過關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激勵政策的出臺很有可能導致國企大風電企業轉產小風電,競爭將異常劇烈。
徐學根,1970年9月生,電氣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高級工程師,現任浙江華鷹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事風電產品研究多年,率先在國內主持開發中小型被動變槳矩風力發電機組,在中小風電機組的抗風性、可靠性、安全性上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使我國中小型風電機組的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先后在相關風能雜志發表論文20余篇,承擔兩項國家級中小風電機組開發項目,獲得科技部國際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立項支持。對中小型風電產業的發展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是中小風電分布式發電的積極倡導者和微網示范項目的積極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