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戰略性產業。為確保本市新能源產業持續較快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產業現狀及面臨形勢
近年來,北京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在技術研發、高端裝備制造、技術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形成了比較強的競爭優勢,為推進新能源產業高端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8年,全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由2005年的1.0%提高到2.5%。新能源示范工程建設成效顯著,一大批新能源技術和產品在奧運工程和新農村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
但與此同時,北京新能源產業尚處于培育發展階段,存在產業規模較小、系統集成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尚不成熟、產品成本偏高、經營模式有待創新等問題,同時標準體系建設、配套支持政策也亟待加強。
當前,北京新能源產業面臨著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北京應緊抓機遇,著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鏈高端環節,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示范工程帶動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全力推動產業快速發
二、振興目標。
(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到2011年,創建一批新能源領域的新標準和規范,承接一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成果轉化項目,突破和掌握一批成套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提升一批產業、技術、標準聯盟的創新水平,為形成國內領先、國際接軌、相對完善的創新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二)產業規模逐步壯大。到2011年,全市新能源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500億元,培育2至3家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8至10家超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積極推動一批企業在主板、創業板上市。
(三)產業布局更趨合理。統一規劃、規范引導,推動產業園區由綜合性向專業化、特色化轉變,在全市形成太陽能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等一批產業基地和專業集聚區,促進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
(四)示范應用取得成效。到2011年,全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5%;新能源汽車示范規模達到3000輛;實現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達到70兆瓦;實現熱泵供暖面積達到3500萬平方米以上;新建可為30000戶以上農村居民供氣的生物質集中供氣工程;實現風電裝機容量達10萬千瓦以上。
三、重點領域
(一)鞏固太陽能領域研發和高端制造優勢。在光伏領域,大力推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的成果在太陽能電池工藝設備制造領域的應用,推進晶硅太陽能PECVD和薄膜太陽能PVD、PECVD等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技術攻關和產業化,促進大尺寸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發。加快大型并網逆變器、高效蓄能電池等設備的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提升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設備、光伏電站設備的生產能力。在光熱領域,鼓勵太陽能采暖、制冷和中高溫應用等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重點發展中高溫太陽能集熱器、太陽能光熱發電等技術及產品。
(二)提升風電設備制造系統集成能力。積極發展2.5兆瓦及以上風力整機和發電機組、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等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發展。重點開發風電場監控系統、風電變頻控制系統、并網控制系統、風電場綜合管理系統等關鍵技術及產品,提升系統集成能力。積極發展風光互補技術,推進太陽能和風能混合發電系統的開發及應用。
(三)擴大核電高端技術服務產業規模。發揮中央在京核電總部、核電研發、核電軟技術服務的獨特優勢,吸引一批重大項目在京落地。促進核電設計實驗、工程服務、設備維護、監測認定、安全審查及標準制定等核電高端技術服務業發展。重點推動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技術、數字化安全級儀控系統技術及安全軟件驗證與確認技術的研發,促進先進核反應堆儀控系統、核測量儀表系統、先進主控室操作監視系統的產業化,實現核電成套控制技術快速發展。
(四)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整合資源,分工協同,依托中央和本市研發資源,搭建新能源汽車研發平臺,推進整車控制系統、車載能源系統和驅動系統等三大關鍵系統研發。依托整車企業,積極推動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大客車研制及產業化,加快在公交、環衛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吸引和支持高儲能動力電池、大功率永磁電機及其控制系統、電動真空助力制動等關鍵系統及零部件企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統籌規劃,研究制定充換電裝置的標準和規范,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探索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模式,逐步建立純電動汽車服務體系。
(五)提高地熱能關鍵技術研發及工程服務能力。加強地熱能利用技術研究,促進系統集成、設備制造、運行維護等相關企業發展。積極推動高能效比熱泵、地熱能轉換技術和智能控制系統等技術研發,大力推進高效新型的污水源、再生水源、電廠冷卻水源熱泵供熱制冷系統研制。加快地熱能利用標準制定、技術咨詢、系統集成、運行維護等服務業的發展。
(六)促進生物質能及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升級。加快垃圾處理技術水平升級。大力推進大型高效生活垃圾焚燒爐發電、填埋氣凈化液化、二惡英抑制等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提升循環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系統整體水平。加強生物質氣化技術、生物質直燃技術、生物質液體燃料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提升大中型沼氣自保溫及高效加溫系統、水冷爐排爐、生物質氣化焦油處理等核心技術的設計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同時,積極推動煤炭清潔轉化、催化、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潔凈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研發。
四、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