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是一種主要的風能利用形式,風力發電相對于太陽能,生物質、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更為成熟、成本更低、對環境破壞更小。我國自一九八九年建成首個風電場起,截止到2008年底,風電裝機容量已達1221萬kW,其中2008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30萬kW,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380萬kW。20多年以來,我國風力發電技術不斷取得突破,規模經濟性日益明顯。資料顯示,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經初步估算,我國可用于風力發電的風場總裝機客量超lO億kW。約相當干50座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按2006年國家發改委修訂的我國風電發展規劃目標,2020年將達到3000萬kW。
風電項目前期工作主要從投資機會研究至項目核準前所有工作 。具體包含投資機會研究、風電場選址、與地方政府簽訂開發協議、風能資源測量及評估、預可行性研究及評審、路條申請、可行性研究及評審、項目申請報告及所需支持性文件取得和項目核準等工作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規定,總裝機容量在5萬kW及以上的風電項目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其余風電項目由地方政府投資主管部門核準。為了繞開國家發改部而直接由省級發改部門核準風電項目,盡快爭取風電項目核準和降低前期工作經費開支,一般來說,裝機容量大于5萬kW的風電項目可以分期進行,使每期裝機容量小于5萬kW,如此一來項目核準就不需要上升至國家發改委層面,直接在省級發改部門辦理即可。其實,作為業主來講分期開發也是防范和化解項目風險的好辦法。首先通過投入一期資金嘗試,待一期投產發電后再進行項目評估,如果各項評估指標均較好和開發預期較好的話,再陸續開發后期風電資源。這樣既可防范和化解項目風險,又能科學安排人力、資金,在開發過程中積累經驗,爭取做到一期比一期效果好。
經過學習總結并借鑒其他項目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我認為裝機容量小于5萬kW的風力發電項目開發流程應遵循以下流程,這些環節不可隨意壓縮和刪減,更不宜顛倒次序。
裝機容量小于5萬kW的風電項目開發流程:投資機會研究→風電場選址→與地方政府簽訂開發協議→風能資源測量及評估→預可行性研究及評審→路條申請 →可行性研究及評審→項目申請報告及所需支持性文件→上報核準。
下面就這些流程所有環節作詳細說明:
一、投資機會研究
作為國電集團公司旗下的電源開發公司,我們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得風電開發項目信息,但是這些項目良莠不齊,有的是風能資源優越且開發條件好;有的是風能資源一般的開發條件好;有的是風能資源優越但開發條件非常差;有的是風能資源和開發條件都很差。。對于這些有好有差甚至某些項目是有陷阱的,作為業主在決定接手項目開發時,一定要對風能資源和開發條件進行現場踏勘,根據氣象站資料大致推求項目所在區域年平均風速再根據廠址處地形地貌特征、植物風吹變形(年平均風速與樹的變形最相關)、當地居民調查情況等現場實際情況對所推算的年平均風速、主導風向、風功率密度等進行驗證。至于開發條件可以通過收集當地電網 、地形地貌、區域地質等資料進行大致評估。在此研究階段,不宜直接把投資機會研究委托咨詢設計單位做,要充分利用業主自身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風電項目開發經驗,如業主確實沒有經驗豐富、專業全面的
資深風電人才,可以聘請國內咨詢設計單位主設和設總、其他風電開發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和項目經理、承包商項目技術負責人等資深風電專家進行評估。目前在全國風電開發資源不多特別是優質資源緊俏之際,各開發主體往往爭先恐后地跑馬圈地,甚至饑不擇食的搶奪風電資源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往往會刻意夸大風電資源的優越性。在這種背景下,業主開展投資機會研究,認真評估風能資源和開發條件,測算項目財務指標、識別項目風險、把項目陷阱甄別出來就顯的尤為重要。
二、與地方政府簽訂開發協議
一旦企業內部通過投資機會研究后,認為該風電項目具有較好開發條件和投資回報就要及時與地方政府簽訂開發協議。在投資協議書中1、要盡量爭取當地政府在用地、稅收、規費減免等方面的優惠。2、要在協議書中明確風電場進場道路(如果能夠增加風電場檢修道路最好)土地由當地政府無償提供,投資方負責修建,進場道路雙方共同使用。3、要明確項目投資主體以及當地政府毀約索賠補償條款。4、要特別明確當地政府在風電項目核準前期工作期間配合業主的專用條款,比如協助辦理“路條”、環保、規劃、用地、接入電網等支持性文件的取得。
三、風能資源測量及評估
委托測風公司根據國家標準GB/T18709-2002《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方法》進行不少于一年時間對擬建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測風塔數量應滿足風電場風能資源評價的要求,并依據風場地形復雜程度而定。對地形比較平坦的風電場,一般在場址中央選擇有代表性的點安裝1個70m高測風塔。對地形復雜的風電場,測風塔的數量應適當增加。經過測風,主要收集年平均風速、主導風向、風功率密度、風功率密度等級等參數。風功率密度蘊含風速、風速頻率分布和空氣密度的影響,是風電場風能資源的綜合指標。風功率密度等級達到或超過3級風況的風電場才有開發價值。測風滿足一年后,測風公司要根據GB/T18710-2002《風電場風能資源評估方法》,依據測風參數對風電場的風能資源做出綜合性評估,并編寫風能資源評估報告。
四、預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