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塔式太陽能 發電 防雷 接地
摘要:
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是國家十一五能源規劃中重要的舉措,新能源規劃是從2009年至2020年,整體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產業在國內的投資總額將超過3萬億元,風能、核能及太陽能將成為未來幾年能源產業領域中發展最快、新技術應用最廣泛、帶動上下游產業最活躍的新興產業。本文主要介紹了利用太陽能發電站的站控系統防雷及接地設計。
1. 塔式太陽能發電系統介紹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集熱器將太陽輻射能轉換成熱能并通過熱力循環過程進行發電,是太陽能熱利用的重要方面。80年代以來美、歐、澳等國相繼建立起不同型式的示范裝置,促進了熱發電技術的發展。世界現有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大致有三類:槽式線聚焦系統、塔式系統和碟式系統,本文僅對塔式系統的防雷進行簡單的介紹。
1.1塔式發電系統
又稱集中型系統,它是在很大面積的場地上裝有許多臺大型反射鏡,通常稱為定日鏡,每臺都各自配有跟蹤機構,準確地將太陽光反射集中到一個高塔頂部的接收器上。接收器上的聚光倍率可超過1000倍。在這里把吸收的太陽光能轉換成熱能,再將熱能傳給工質,經過蓄熱環節,再輸入熱動力機,膨脹做功,帶動發電機,最后以電能的形成輸出。主要由聚光子系統、集熱子系統、蓄熱子系統和發電子系統等部分組成。

1.2塔式發電系統的關鍵技術有如下3個方面。
(1)反射鏡(又稱定日鏡)及其自動跟蹤
由于這一發電方式要求高溫、高壓,對于太陽光的聚焦必須有較大的聚光比,需用千百面反射鏡,并要有合理的布局,使其反射光都能集中到較小的集熱器窗口。反射鏡的反光率在80%~90%以上,自動跟蹤太陽要同步。
(2)接收器
也叫太陽能鍋爐。要求體積小,換熱效率高。有垂直空腔型、水平空腔型和外部受光型等類型。對于垂直空腔型和水平空腔型來說,由于反射鏡反射光可以照射到空腔內部,因而可將鍋爐的熱損失控制到最低限度,但最佳空腔尺寸與場地的布局有關。外部受光型吸收體的熱損耗要比上述兩種類型大些,但適合于大容量系統。
(3)蓄熱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