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投資促進局,丹麥外交部資深風電顧問/項目經理 Peder Bo Sorensen出席“上海國際海上風電+風電運維活動”時,就“丹麥海上風電開發經驗與未來發展”發表技術演講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首先簡單的說一下丹麥現在做的一些競標的項目以及他具體情況。另外分享一些相關的成本問題和現在丹麥的近況是怎么樣的。
丹麥已經在離岸,或者是在海上風電場有23年的工作經驗,同時丹麥的供應鏈發展的非常好。即使如此,丹麥仍然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相應的風場建設,當然這個對丹麥來說有很多挑戰。丹麥怎么樣規劃我們的風能項目呢?有兩種相關項目,在丹麥把他稱為競標項目和開門項目。競標就是企業要競標某一些相關的項目,在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會有5萬小時的相應的補貼。同時丹麥說的是一些相應的電網的補貼。另外,競標企業也需要看到5萬小時之后需要接受整個市場價格。丹麥的價格是在市場價格之上,再加上0.25的丹麥幣/千瓦時,所以是0.30人民幣左右。
丹麥很久之前就開始了海上風電這個行業,但是在中間看到了有一個瓶頸,并沒什么太多進展。非常小的風機發展,丹麥現在還是有的。最大的是丹麥最后一個項目,是去年建造的。總的裝機能量是4百兆瓦。
丹麥的風能供應鏈是零部件的生產商,一直到基站、升壓站,風機的生產商,涵蓋了非常多的工業產業,包括西門子。同時也會看到很多中國公司參與到整個項目當中。還有很多在亞洲的股東,在其中,基本上丹麥是把價值鏈所有的環節都涵蓋的非常全面。
關于丹麥并網的價格,有些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在這邊也有一些風險,包括一些商業風險在這個里面也是比較大的。在未來,如果想要把丹麥克朗和人民幣進行兌換的話,除以0.9就得出了人民幣的價格,丹麥的最低價和未來的并網價和中國的價格非常相似。
這其中的經驗是首先要將風險最低化和最小化。在做電網價格的時候需要做非常好的透明的計劃。另外,很多人想要的是一個安全性和確保的程度,所以說需要把這樣一個風險降到最低,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另外在丹麥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想要去進行投資,同時也要去建立自己的海上風場。在丹麥有很多不同機構都在操作這一業務。
海上風電在未來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不只在丹麥,而且在歐洲。風能行業在未來可以看到一些能源成本的降低,同時丹麥政府會做一些事情。關于框架的調節,未來會有一些技術的發展。根據丹麥的咨詢機構,預測海上風電開發在接下來10年里面,大概平均會增長19%。值得注意的是這10年時間的里面,相信裝機能量在中國會像歐洲一樣大,所以在中國本土開發商面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為什么要消減成本,這是取決于市場的某些條件,在接下來12年里面可以消減20%的成本,主要是電場和風電發電機的成本降低和更高的可用性。如果持續這種趨勢,持續在丹麥做更多的工作,這40年里面就會得到電價的均等。在2020年很多的電能會來自風電,2035年所有的電能和熱能的提供都來自于可再生能源,這是一個雄心壯志的計劃,相信丹麥可以做到。
對于海上風電場丹麥有一些計劃,規劃了另外1.5GW,和中國相比這并不是很大的計劃。但是可以看到更大的風電場和近海和小風電場的結合,這個對丹麥的電力系統非常好。因為這是一種多元化的配置,在整個國家里面進行多元化的配置,天氣很惡劣的時候,風力發電廠要停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風電場都停機,所以丹麥的風場從西面有一些風暴過來,越過陸地的時候,這些風暴會對另外一側的風電場提供幫助。
丹麥招標的過程。比如接下來海上風電項目有一個叫做Horns的第三期項目,這是一個長遠的項目。環評報告等等已經做完了,是政府機構做的,政府機構對投標人提供了很多信息。這其中有一個流程,有一個資格預審的過程,4個招標人來自挪威、德國、丹麥、瑞典,所以有4個不同投標公司來應標這個項目。招標者得到所有的信息,最終的招標文件得到以后,今年會進行投標。然后有一個談判的過程,這是一個更長的流程,但是盡量可以降低風險。國家電網的接入會支持到2013年為止,如果招標者不提供電網接入的話自身就會有麻煩。
丹麥有一些其他的項目在進行中,有13個招標項目,有一些開門項目。也在研究一些項目海上風電場沒有補貼的計劃,在接下來的裝機總量是1.8GW。除了丹麥本土以外有些項目很靠近英國的項目,在波羅的海也有一些項目。
關于技術的開發,在丹麥做的事情是一些測試中心,關于風電發電機是西門子的6兆瓦的發電機。通常要做的事情是制造商花了很多時間來測試這個組件,在合適的場地上可以進行一些認證,或者是一些全功能的測試。可以測試每個可能的條件和方式,也可以促進發電機的使用。
關于后勤物流,所有的海上風電場已經在港口外面安裝的風電場,接下來可以看到在進行大量的預組裝的工作以便降低成本。在預組裝全部完成以后再把風機運到海上風電場,可能是丹麥,也可能是德國或是英國的風電場。
相信丹麥是一個很有吸引力集群的所在地,可以進入歐洲市場。有些中國公司已經利用了這種優勢,還有一些其他制造公司,比如明陽。還有其他的公司在丹麥建立了比較小的分支機構。丹麥投資促進局在上海有辦公室,在北京也有辦公室,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不要猶豫,來聯系丹麥投資促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