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系統結構
整個系統采設計了一套Acrel3000電能管理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即現場設備層、網絡管理層、監控管理層,如圖1所示:

圖1
整套電能管理系統監控管理層包括電能管理主機、打印機、UPS電源等,整個系統的核心Acrel3000電能管理軟件安裝于電能管理主機,UPS電源作為不間斷電源,當設備供電出現故障時,可以保證電能管理主機正常運行,電能數據不丟失。
配電需要的數據采集主要通過PZ80可編程智能電測表、微機保護、變壓器溫控儀、直流屏、柴油發電機、ATS雙電源、PT、CT等裝置進行采集,這些采集設備可獨立完成測量、控制、報警、通訊等功能,一個設備出現問題時,不會影響其他設備正常運行。所有這些設備均有485通訊接口,可以通過RS485總線連接到網絡層。
針對傳染病房配電室、醫療綜合樓配電房距離行政后勤樓較遠,底層監控裝置具備RS485接口,網絡通訊介質采用屏蔽雙絞線,通訊協議采用Modbus通訊規約,通過RS485總線方式將數據傳送至以太網關;上層網絡通訊介質采用光纖傳輸,通訊管理機將采集的數據經處理后經光纖收發器和光纜上傳至行政后勤總變室內光線收發器,再經超五類線的以太網信號將數據長傳至監控主機。行政后勤樓內的中央空調分配在總變附近,中央空調配電室監控裝置具備RS485通訊接口,網絡介質采用屏蔽雙絞線,通訊協議采用Modbus通訊規約,通過RS485總線方式將數據傳送至總配的通訊管理機,上層通訊介質使用超五類線,通訊管理機將采集的數據處理后經TCP/IP協議的網絡信號上傳至總配值班室監控主機。
整個配電系統以計算機站控管理系統為核心,采用現代通訊技術,對整個配電系統的用電狀況進行統一管理,實時監測每個環節、每種設備的用電量;實時監測、監督電能質量,及時發現用電故障,避免用電的浪費。
3.3系統功能
數據采集與管理
數據采集與處理是供配電系統安全監視和控制的基礎,監控系統能實時和定時采集電氣設備的模擬量(電流、電壓、功率、電度、頻率、諧波、變壓器溫度等)和開關量(斷路器及隔離開關位置信號、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信號、設備運行狀態信號、以及各種事件信息等)。 監控系統軟件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讀取各配電所電力參數測量儀、電能質量監測裝置和第三方設備(如:綜合保護裝置、直流屏、無功補償控制器、變壓器溫控儀柴油發電機等)采集的數據,并可以對采集的所有數據進行顯示、統計、分析、計算和存儲。 實時計算各線路的功率因數。
實時計算各線路的有功、無功功率值。
實時計算每日、每月各條線路的有功,無功最大、最小及平均值。
實時顯示各變壓器溫度值;實時計算每日、每月各變壓器溫度最高、最低與平均值。
實時顯示、統計各回路各時段的電度值,對電能數據進行分時計費統計,根據用戶要求具有多種分時計費(尖、峰、谷、平值等)方案和費率的種類。實時顯示、統計各回路每日、每月、每年的有功電度總值和無功電度總值
實時顯示電容的投切狀態以及手動/自動狀態。
數據采集周期、方式、參數等可由用戶在線定義,狀態量的變化優先傳送。
信息處理
對信號采集系統所采集實時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將數據進行定時存儲。對同用電單位不同時期、不同用電單位同一時期用電量進行統計;作為電費的管理平臺,與實際發生電費進行比較;根據柴油發電機發電量,對消耗燃油進行估算。
清晰的反映整個醫院各個部門的用電構成,建立標桿部門,通過與標桿部門的比較,發現偷電、漏電、長明燈、未使用設備下電等環節;對不同的節能方案節能效果的評估,有利于有針對性地選擇節能措施,還可以作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計量系統;
電能報表實現了實現了所有電能數據的按時間查詢,分為分鐘、小時、日、月年等多種類型;
電能匯總表,所有監控設備電能匯總,按時間段查詢,自動計算任意時段用電量;
打印及導出,所有報表及界面均可打印,或以EXCEL、WORD格式導出;
電能匯總如圖2所示

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