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平向彎矩(Mxy):使風電機組向一側傾倒
● 水平推力(F):使風電機組滑動
● 垂直力(G) :向下壓力上述彎矩、推力,最終由基礎下地層承受,基礎地層為抵抗基礎傳遞的作用力,要分別提供:
● 承載力:承載上部數千噸的重物,參數為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
● 抗滑力:抵抗基礎滑動,參數為粘聚力及摩擦角
● 抗變形能力:地層整體的壓縮值及不均勻變形的差值都不要超過規定的范圍,參數為壓縮(變形)模量風電機組所受的力必須由地層提供足夠的反力來支撐住,這就需要勘察得出地層的諸多參數值,通過計算地震:地殼聚集一定能量后,會于破碎地帶釋放出來。相同條件下,
山區破壞會存在放大效應,不利地段可達1.6 倍[2],這必然會加大不安全程度。
滑坡:山體沿結構面滑動(圖2)。
其原因可能是外力加大、削坡或地質條件惡化,原因不同,治理的方法亦不同。顯然滑坡上游及下游的建筑都是危險的。
泥石流:沿山谷或坡面,水與流沙俱下,并卷有沿途的樹木、房屋,對升壓站、道路、線路的危害最大。
崩塌:巖體突然崩落,高速滾動,在坡上拖起長長的煙塵。
塌陷:地下空洞,上伏巖土失穩,由于水流作用或者由于人工開采所致。
上覆建筑物后會加劇基礎地層的失穩危害。若判斷空洞位置,前者需要從巖性、結構及水的流動規律中找結論,后者則需調查和收集資料。
洪水:水流短時間內的聚集、宣泄,非經常性,對升壓站影響最大。
上述現象規模大,機理復雜,基本上是非人力所能遏止,僅有少數情況或許可以通過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