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今年接連發生兩起重大風機脫網事故,“新國標”將低電壓穿越標準提上日程。低電壓穿越技術成為了風機設備制造商必須跨越的門檻。所謂“門檻”跨過去可以順利打開一扇門,跨不過去便是橫在眼前的一道檻。甘肅與河北的兩起事故都是由于短路事故引起的類似于“多米諾”反應的風機脫網,而此時最為得力的遏制者——低電壓穿越功能卻未開啟應用。據悉,目前已通過中國電科院低電壓穿越能力檢測和功率特性測試的變流器僅有5家公司,北京能高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4家國內企業行列中。
低電壓穿越可以在一定電壓跌落的范圍內,保障風電機組能夠不間斷地并網運行,從而維持電網穩定。正如作為國內風機低電壓穿越測試的主導單位——中國電科院一位起草“新國標”的人士所說“即使很短暫的頻率波動也會讓一些向電網購電的制造企業生產出大量廢品,更何況還有對電網和風機本身的沖擊。”是以,低電壓穿越技術在電網穩定運行中舉足輕重。
的確,隨著風電裝機容量在電網系統中所占比例增加,風電場的運行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將不容忽視。世界各國電力系統早已開始對風電場接入電網時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其中低電壓穿越技術被認為是對
風電機組設計制造技術的最大挑戰。
2009年底,作為國內風電機組設備制造商之一的北京能高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為使1.5MW雙饋風力發電并網變流器具備低電壓穿越功能做相關準備工作,截至今年3月下旬,公司技術部門的付出終于迎來了可喜的回報:北京能高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5MW雙饋風力發電并網變流器在北車風電公司機組整機試驗臺上一次性通過中國電科院主導的低電壓穿越功能測試,這標志著北京能高1.5MW雙饋變流器已完全具備低電壓穿越功能。
北京能高自主研發的雙饋并網型風電機組變流器,其低電壓穿越功能的實現原理在于:當電網電壓突然跌落和恢復時,由于雙饋電機定子直接與電網連接,定子電壓也突然發生變化,鑒于雙饋電機的特性,定轉子電流都將劇烈變化,危及到雙饋變流器等電力電子裝置的安全,為了安全通過此電網故障狀態,北京能高1.5MW雙饋風電機組并網變流器都裝有有源Crowbar裝置。在外部系統發生故障導致電壓跌落等情況下,雙饋變流器首先控制有源Crowbar裝置將雙饋電機轉子短路,然后雙饋變流器重新控制雙饋電機并向電網提供無功支持,加快電網恢復,電網側變流器一直通過變壓器與電網相連;故障清除后,機組端電壓恢復,雙饋變流器恢復正常運行。
現在越來越多的風電場并網都特別注明要求具備低電壓穿越功能,無可非議,這項技術已經是一道必須跨越的門檻了。針對此,業內專家指出,風機制造商靠價格戰來擴展市場占有率的時代或將被取代,風機制造業將以質取勝、以技服人、以并網性能良好而更受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