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錫培在先后安置2000余名殘疾員工的基礎上,出資8296萬元,成立了中國首家最大規模的定向資助殘疾人就業培訓的非公募性慈善基金會,并一次性資助550萬元人民幣給殘疾人創業項目。更為重要的是,蔣錫培通過遠東慈善基金會的努力,喚起了更多的熱心人士,讓更多有能力、有愛心的社會團體和個人也能主動參與到慈善事業中,形成一個全社會關心、幫助殘疾人士的氛圍,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張希蘭不僅捐資援建徐州市豐縣青商希望小學,自己還積極參與到希望工程的義務宣傳工作中去,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企業家參與到希望工程中來。徐浩然發起成立了品牌管理的產學研基地,為充分發揮企業和高校、院所的各自優勢,促進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和人才培養的模式創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增強企業品牌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多位擔任不同社會職務的遠東高管出現在各種行業會議上,慷慨地把遠東應對危機的點滴成功經驗與社會各界分享,幫助其它企業抵御寒流,推動相關領域的健康發展。除此之外,馬錫成擔任了成都江蘇商會會長,李海東、蔣中明、潘曉露、朱明華分別任甘肅、江西、陜西和廣東地區江蘇商會的副會長……
從辦廠之初的2名殘疾員工發展到今天全公司1500余名殘疾員工,從不斷向慈善機構捐款捐物到同時建立龐大的遠東慈善基金會,從設立獎學金、援建希望小學和衛生站到建立國內民營企業首家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江蘇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連續多年贊助中國斯諾克巡回賽等全面發展社會科教文衛事業,我們看到的是遠東上下流淌不斷的“大企業大責任”的殷殷熱血,遠東亙古不變的“勇擔社會責任”的遺傳基因。在這種熱血和基因的作用下,遠東高管主動承擔社會職務,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也影響著每一位遠東員工,大家在“和與靈”的企業文化感召下,積極努力、扎實勤奮的工作,用無私奉獻、銳意進取的價值觀譜寫出履行社會責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