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2時27分,隨著內蒙古電力集團巴彥淖爾供電公司雙廟110千伏變電站內162沙廟線斷路器精準合閘,沙金套海48兆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11臺巨型風力發電機組在沙金套海蘇木廣袤原野上緩緩啟動,銀白色的葉片隨風舒展,將清潔能源源源不斷注入內蒙古電網。

作為內蒙古電力集團2025年首個建成投運的分散式風電送出工程,該項目以超預期的建設速度刷新紀錄,較里程碑計劃提前30天完成,以亮眼的“加速度”成為巴彥淖爾供電公司落實自治區“五大任務”、履行“三個責任”的鮮活范本,也為地區能源結構優化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巴彥淖爾杭錦后旗雙廟鎮,總投資4865萬元的沙金套海48兆瓦分散式風電送出工程,如一條綠色能源動脈,自雙廟110千伏變電站啟程,以新建1回出線間隔、38公里輸電線路的硬核架構,構建起清潔能源輸送的高速通道。面對工程建設的重重挑戰,巴彥淖爾供電公司以攻堅之志破局開路。在前期籌備階段,精準摸排線路路徑,科學編制施工方案,創新采用“變電先行、線路跟進”的協同模式,為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
施工過程中,線路穿越國家森林公園、林地和草原等生態敏感區域,審批手續繁雜,公司成立專項攻堅小組,多方協調、高效推進,成功打通手續辦理堵點;寒冬施工期,三個標段同步作業,以標準化管理和精細化運維保障工程安全有序推進,歷時近六個月,于4月17日實現全線貫通。
投運前,繼電保護、高壓試驗、變電、輸電等多專業人員協同作戰,提前介入、逐項消缺,以“零缺陷投運、零故障上崗”的嚴苛標準,確保工程于4月25日具備送電條件。工程投運后,預計每年可輸送1.42億度綠電,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9萬噸、二氧化硫846噸、碳粉塵492噸。
近年來,在祖國北疆的廣袤沃土上,內蒙古電力集團巴彥淖爾供電公司正以“雙碳”目標為筆,以履行“三個責任”為墨,精心勾勒服務自治區“五大任務”的生態畫卷。電網如靈動脈絡,在設備升級與精益化管理中煥發新生,托舉起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的蓬勃生長,矗立天地的風機與閃耀光芒的輸電線路,正在為巴彥淖爾經濟綠色轉型鋪就堅實的能源之路,繪就出天更藍、山更綠、人民生活更美好的詩意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