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太陽了,抓緊啟動無人機進行巡檢。”三峽集團所屬三峽能源安徽阜陽南部120萬千瓦風光儲基地項目(以下簡稱“阜陽基地項目”)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值班員楊廣海,一邊說一邊開始在電腦上操作......兩座無人機艙甲板隨即打開,無人機騰空而起,開始巡檢。

▲ 阜陽水面光伏電站 三峽能源供圖
阜陽基地項目是長三角地區首個新能源大型風光基地項目。2023年11月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次實現100%綠電辦展,其中近三分之一的電量由阜陽基地項目提供。
近期降雨頻繁,阜陽基地項目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巡檢無人機起飛受到影響,楊廣海和同事們一邊加強防汛和檢修各項工作,一邊關注氣象,抓住良好天氣窗口期使用無人機巡檢,全力為長三角地區提供綠色電力保障。
“雨后天晴意味著高溫來襲,用電高峰隨之到達,保障電力安全穩定生產是我們的責任。阜陽基地項目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守安全、防大汛、搶檢修、保發電,全力打好迎峰度夏電力安全保供戰。”阜陽基地項目負責人說。
在今年“七下八上”關鍵時期,三峽集團所屬各新能源場站始終繃緊防汛防臺風、迎峰度夏這根弦,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抓緊抓實抓細防汛防臺風各項工作,精益化開展設備運維,保障電力設備應發盡發,全力推進在建項目進度,為打贏防洪度汛、能源保供貢獻三峽力量。
防汛防臺風 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一大早,三峽能源吉林大安海坨風電場雨勢暫歇,大安檢修中心一值值長李鵬和運維人員張健抓住時機,前往易積水的A20、A10機組箱變排查運行情況。
當李鵬和張健來到A20機組箱變時,積水已經淹沒到箱變基礎的近三分之二處。李鵬和張健迅速從車中取出抽水泵、排水帶、鐵鍬等設備,開始緊急排險。隨著一股股渾濁的積水被強力抽出,李鵬和張健長出一口氣。經過3小時的不懈努力,兩人完成了A20機組箱變的緊急排水工作,又仔細檢查了箱變本體的密封性、電氣連接部分受潮跡象以及基礎結構的穩固性。隨后,兩人驅車趕往A10機組箱變所在地,開展檢查工作,全力保障設備狀態良好。
在福建,面對臺風“格美”步步緊逼,福建區域“風光”電站沉著應對,嚴格按照屬地政府防汛防臺風要求,強化船舶與現場安全監管,防止次生災害,對場站各個部件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臺風正面迎擊時風機“扛得住”,排查整改場內所有主體構件和排水等設施,防止雨水侵入,全面消除設備缺陷,并充分利用臺風期間的高風速,做到風機應發盡發,全力以赴保發保供。
在河北、河南、福建、黑龍江、湖南等防汛防臺風重點區域,三峽集團各新能源項目全面啟動汛期安全大檢查,針對風電場、光伏電站、中小水電等重點區域進行風險評估,重點做好臺風、暴雨、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應對措施,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機制,及時化解防范汛期安全風險,為電力安全生產夯實基礎。
檢修保生產 電力設備應發盡發
7月25日7時40分,全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項目——三峽集團福建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以下簡稱“漳浦二期項目”)實現首次滿功率運行。這是漳浦二期項目在抵御臺風“格美”來襲的同時,借助大風進行精細調度和事前精益檢修所實現的。
▲福建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 攝影:湯偉
“借助臺風‘格美’帶來的大風,漳浦二期項目連日發電量創新高。面對夏季用電高峰及臺風來襲的雙重嚴峻考驗,漳浦二期項目提前謀劃、周密部署,全面加強設備檢查和維護工作,對風機、塔筒、葉片等關鍵部件細致排查,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確保風電設備在高溫、高負荷環境下安全穩定運行。”漳浦二期項目負責人李小清說。
阜陽基地項目配套建設了當期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電站,容量居安徽省電源側儲能項目首位、占全省電源側儲能總容量的18%。“我們安排專人值班值守,加強巡視檢查,提前預判設備健康狀態,保障安全穩定運行。”儲能電站負責人表示,儲能電站嚴格執行電網調度指令,今年累計幫助電網調峰近300次,累計充放電量超2.5億千瓦時,助力地區電網穩定運行。
“把這個故障處理完再睡覺,才睡得踏實。”在三峽能源湖南道縣鳴風崗風電場,檢修負責人王進寶凌晨兩點還在對35千伏集電線路突發的跳閘故障進行處置。他們此前通過跳閘信息和保護動作情況初步判定故障原因,并迅速組織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故障排查,第一時間恢復線路的正常運行,成功挽回損失電量約10萬千瓦時。
三峽集團各風電場、光伏電站運維人員奮戰在能源保供的最前線,開展了全面細致的站內電氣設備檢修維護工作,全面排查并消除設備潛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搶修突發故障,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保障機組頂得上、轉得穩、發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