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20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荷蘭王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高羅柯出席大會并參加了開幕致辭。

以下為發言全文:
尊敬的史玉波理事長,尊敬的王同光主任,尊敬的王大鵬副司長,尊敬的秦海巖秘書長,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高興能在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開幕式上發言,這代表著我們對可再生能源目標的承諾,我們在分析挑戰的時候也要考慮到疫情過往的一些影響,我們要對于全球風能的發展要做出更好的規劃,2022年全球風力發電裝機容量新增77.6GW,根據全球理事會的數據,代表著它會達到1000GW的裝機容量。
為更好的實現風能的潛力,我們需要國際的合作,所以這是我們共同的一種經驗,同時共同的一種政策,我們的監管、我們可持續的技術,都是推動我們前行的一些動力,同時我們來自于西班牙、挪威、丹麥的發言人,都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在荷蘭,我們正在快速地轉型成碳中和的一個經濟體,更加關注于能源的效率和低能能源的經濟。到2030年,希望能把我們的排放減少55%,我們的碳中和是在2050年的時候實現,確保海上風電達到20GW,希望到2050年達到70GW。
我們知道現在的潛力是實現這些目標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過去幾年中,荷蘭也形成了國家氣候的協議,把私營部門和公民社會以及金融部門和政府組織全部融合在一起,最終形成我們共同的目標。
荷蘭在新的技術方面是非常有創新精神的,特別是在風能,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比如說達到5.5GW的2023年的目標,同時達到1.5GW的海上風電的目標,但荷蘭在全球,我們選擇這些競標公司的時候是根據它的質量、效率來考慮,不僅僅有關于它的成本或者它提交的整體費用,我們也成功的全球海上氫能的使用,同時有500GW的海上2030年的目標,至少2GW的海上風電是使用綠氫的生產到2030年的目標。
全球的海上風電能夠減少70%的成本,能夠更好的進行規模化。我們也與一些新的可再生能源,比如說像海上氫能以及其他的一些可再生能源。我們今天在這里聚集在一起,其實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我們要分享、我們要學習,我們要推動創新,尋找的是更佳的解決方案。從而,制定一個我們的公司、我們整個公民、社會能夠達到的共同目標,要確??稍偕?、可持續的發展。
國際合作尤其在分享的海上資源開發當中,要求各國政府、各國企業充分的合作,在歐洲和中國之間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會有一個非常開放的、友好的商業環境,公平的競爭,推動創新,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我們也會更加關注于風機、電網的創新,使我們的供應鏈更加穩定,這是要符合倫理、符合生態環境的要求,這都是我們共同達到的目標。
我希望今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能夠提供新的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動能,同時可以加強國際合作,來加快我們的能源轉型。謝謝!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