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迎來重要發展里程碑——位于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永州智造基地首臺6.25MW大兆瓦機組下線,實現運達風電機組“永州造”。項目從辦理施工許可證到投產僅用3個月,實現了“竣工即辦證”“拿證即生產”,再次刷新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建設速度。
審批流程提速 力促項目投產
據介紹,地處湖南省南部的永州新能源資源豐富,全市風能資源可開發利用區域平均風速超過5米/秒,可開發風電規模超過500萬千瓦。2022年,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瞄準永州風電產業這片待開墾的熱土,迅速“搶灘登陸”,與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風電產業園項目協議。
為確保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局迅速將其納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3.0版首個試點項目。“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給了我們完全不一樣的體驗,產業項目在落戶前便享受服務,在后來的建設、驗收期間,同樣享受著優質高效的服務。”永州風電產業園項目相關負責人對營商環境連連稱贊。該負責人表示,項目正式竣工前,園區多部門工作人員便提前來到現場指導,告知需要整改完善之處,后續又一同開展聯合驗收。既為企業盡快投產、在市場爭取更多訂單贏得了時間,又為項目盡快取得不動產權證獲得更多資金支持提供了便利。
由于各類手續齊全,該項目9月8日竣工,實現了竣工即辦證,當天便開始生產。目前訂單已排到年底,年內即可生產不同功率等級大型陸上風電機組近200臺,達產后基地可年產風電機組400余臺。預計2024年,基地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納稅2億元。
全面推進“四即”改革 審批用時再壓縮40%
“今年,通過全覆蓋創新、全流程優化、全平臺賦能、全要素管控,項目審批實現洽談即服務、簽約即供地、開工即配套、竣工即辦證,著力打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3.0版,審批用時再壓縮40%。”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局局長徐愛榮表示,對于新項目來說,時間特別珍貴,園區為項目節省了大量時間。
以永州風電產業園項目為例,如果按照以前的竣工審批流程,項目竣工后,園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將聯合自然資源、消防、人防、氣象、城建檔案館等部門進行聯合驗收、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備案、不動產權辦理,僅聯合驗收就需要8個工作日,如今僅需兩天,大大縮短了時間。
今年年初以來,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局堅持項目為王,積極推進“四即”改革,打造“極簡審批”模式,助力園區項目快速落地投產。一是推行“洽談即服務”,在園區與一般社會投資項目主體正式簽約前,采取“提前介入、預先服務”的方式,加強立項、規劃用地與投資決策等條件銜接,健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推行項目前期事項“一鏈辦理”;二是推行“簽約即供地”,讓用地更快捷;三是推行“開工即配套”,讓保障更有力;四是推行“竣工即辦證”,讓驗收更省心。
下一步,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局將圍繞項目簽約、審批、供地、備案、開工、竣工等各環節各階段不斷發力,持續優化流程、提升效率,為項目建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