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開發商Vattenfall、挪威人工智能技術初創公司Spoor和英國鳥類學信托基金合作開展了一個項目,該項目將測試人工智能技術跟蹤阿伯丁海上風電場風機葉片附近飛行的海鳥的3D飛行路徑。

該項目已經啟動,已經安裝了四個攝像頭,用于收集整個風電場和風機葉片附近鳥類3D飛行路徑的數據。據Vattenfall稱,有關海鳥活動的數據已經開始輸入,并且試驗已經完成。該項目的目的是測試 Spoor 的人工智能技術,記錄海鳥如何與海上風機互動,了解鳥類的飛行模式和行為,以及潛在的碰撞檢測。
去年,這家挪威初創公司通過融資獲得了?rsted和風險投資公司Nysn? Climate Investments (Nysn?)、Wiski Capital、Norrsken Foundation 和Antler的投資,旨在幫助測試新技術并將其商業化。
根據去年分享的信息,Spoor的人工智能技術專門用于準確識別和跟蹤鳥類。除此之外,據說人工智能系統也沒有盲點,并且被認為比其他替代方案更具成本效益。

Vattenfall的阿伯丁灣海上風電場(也稱為歐洲海上風電部署中心 EOWDC)自2018年開始運營,裝機容量93.2MW,包括11臺Vestas 8.8MW風機。試驗預計將于2024年6月完成,屆時也會公布調查結果。
英國鳥類學信托基金已受委托對該試驗提供獨立的科學驗證。利益相關者顧問小組在項目過程中提供建議和意見,其中包括來自皇家鳥類保護協會、蘇格蘭海洋科學、NatureScot和聯合自然保護委員會的專家。
“作為此類項目的一部分,收集高質量數據是確保我們能夠建設海上風電場等開發項目的關鍵,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氣候變化影響的努力的關鍵部分,同時不會加劇所面臨的挑戰。”英國鳥類學信托基金可再生能源首席生態學家Aonghais Coo 說:“鑒于許多物種因氣候變化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等其他因素而顯著減少,這一點尤其重要”。
這個新項目是Vattenfall之前研究項目的延續,該項目結合了雷達和攝像頭技術,在風機周圍更大規模地記錄了海鳥的飛行行為。
今年年初,開發商報告了上一個項目的研究結果,該項目也在EOWDC海上風電場進行。
這項為期兩年的研究在擁有11臺風機的海上風電場中生成了10,000多段鳥類視頻,沒有與風機發生碰撞或險些發生事故的記錄。
Vattenfall于2019年安裝了上一個項目的雷達攝像頭技術,并在2020年和2021年4月至10月期間跟蹤海鳥,當時阿伯丁地區鳥類密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