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制的惠州港口二PB海上風電項目導管架順利通過監理、監造和項目部聯合驗收并全部順利出運。
此次承制的導管架整體呈四棱錐形,總高度55.25米,相當于二十幾層樓高,總重量達1400多噸,是目前已知的國內制作復雜度最高、難度最大的海上風電導管架。

這副巨型“機甲”很好應對了海上風電發展趨勢由近海到遠海、淺水到深水的開發趨勢,成為了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穩扎根”的關鍵要素。
為高標準、嚴要求完成導管架制作任務,公司提前策劃制作方案,邀請業主、監造和海工園區聯盟單位專家進行方案研討和經驗分享,提升方案可行性。

過渡段焊接

主體結構焊接
導管架由過渡段和主體結構組成,采用立式拼裝工藝制作。導管架焊縫類型多、焊接位置多,多位置焊接填充量大,高空裝配和焊接工作量大、挑戰難度高,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導管架質量波動,單個導管架僅全熔透焊縫4581米,焊縫填充金屬達20噸。

(產品攻堅會議)
在制作環節,考慮到導管架整體工藝對精度的要求,公司技術團隊采用專業建模軟件對導管架構件進行逐個分解和建模,提前發現并和解決了結構干涉、構件碰撞、焊縫不滿足禁焊區和避讓等要求,為導管架全過程工藝精度控制提供各項控制數據,依靠模型輔助工藝實施,確保各項精控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過渡段發運)
導管架過渡段體型“巨大”,公司盤活現有生產資源,分車間制作過渡段將軍柱、箱體及外平臺,并在外場完成過渡段大合攏;充分排摸屬地海工園區聯盟資源,利用臨廠華滋船塢公司配套門機,完成過渡段與主體結構大合攏并發運。

(導管架主體結構焊接)
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制作全過程嚴格按照系統質量管控措施進行質量管理,并針對導管架相貫線切割流程,專門制作流程監控表格,在全面交底的基礎上,增加切割預演尺寸環節。反復預演、及時修正,在預演尺寸驗收合格后,再進行正式切割,解決了行業內因導管架管子切割精度不夠而耽誤工期的常見問題,全力以赴保節點。
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制的這批導管架將運用于位于水深范圍31-40米的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對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總布局具有重大意義,是公司“穩扎根”深遠海的一次嚴峻挑戰。
本次導管架的順利制作充分驗證了公司在制作深遠海大型、復雜超高超寬空間結構構件的成熟工藝和豐富經驗,為該項目早日實現全容量并網創造有利條件,也為三航局開啟逐夢深藍新篇章奠定堅實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