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atus Global Partners最新市場報告顯示,隨著海上風電行業開始探索漂浮式海上風電,對船舶的需求也將更加迫切。據估計,在中短期內,造船業將花費高達120億美元造船以支持浮式風電行業發展。

Intelatus預測,到2035年,全球浮式風電行業的資本支出將超過2500億美元。從純粹的運輸和安裝到完整的浮式工程、采購、施工和安裝范圍,船舶運營商的可用市場規模將在280億至1450億美元之間。
到2035年,全球浮式風電裝機容量將從2022年底的不到200兆瓦增長到約61吉瓦。要實現這一目標,開發商需要預先鋪設6000多個系泊系統,并安裝約5400臺浮式風機。但由于現有的海工船無法滿足浮式風電行業的需求,建設可能面臨挑戰。
浮式風電行業所需的主要船舶為錨處理船和海底施工船。Intelatus估計,在中短期內,船舶運營商將花費高達120億美元造船以支持該行業發展。
錨處理船是用于預鋪設、拖曳和連接大多數浮式風機的主要船舶類型。目前,全球約有2400艘錨處理船,但只有不到50艘適用于浮式風電項目。
Intelatus稱:“近年來,造船業沒有建造過大型錨處理船,現有的錨處理船主要是為油氣鉆井平臺和浮式生產系統提供服務,并且都缺乏高效交付浮式風電項目所需的一項或多項功能。”不過,Intelatus指出,目前該行業已出現幾種專門為商業規模的浮式風電設計的錨處理船。
對于海底施工船,Intelatus估計,在現有約500艘船舶中,只有近85艘可用于浮式風電作業。
該報告還指出了另一個挑戰,即隨著海上能源市場的回暖,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活躍度不斷提高,浮式風電領域的可用資產可能會“回縮”。此外,造船能力不足和新船交付周期長也使得浮式風電行業的發展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