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杰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
浙江工業大學共同突破風力發電用
關鍵零部件及大型鍛件的研發
編者前言
根據“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將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作為最具潛力的發電方式之一,風力發電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有力支撐。
風力發電通俗來講就是將風能轉換成機械能,再由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風力推動葉輪旋轉,再通過傳動系統增速來達到發電機的轉速后來驅動發電機發電。十年間,我國的風力發電已經步入了快車道,發電量連續位居世界第一,在風電行業的大型化、規模化發展趨勢下,也進一步抬升了行業技術門檻。
創新突破 綠色發展
位于吳興區東林鎮的浙江杰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德機械”),是一家以從事通用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一直以來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號召,以不斷提高的自主創新能力堅持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路徑,積極助推建立新型電力系統,進一步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助力企業實現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風電行業已全面進入平價上網時代,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全國風電累計裝機達到3.76億千瓦,同比增長11.8%,市場對降本增效的需求更加強烈,持續加快技術迭代已經成為風電制造企業提升的一個重要方向。2022年,杰德機械聚焦風電市場的需求迭代,全面提升企業創新研發水平,主動聯合浙江工業大學科研團隊,就風力發電用關鍵零部件及大型鍛件的研發這一項目展開全方位的技術合作。雙方以企業面臨的實際技術需求為導向,共同攻關技術瓶頸、積極探索科技前沿、實現協同創新發展,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協調發展。
產業升級 共享共贏
在本次合作中,浙江工業大學充分發揮高校科創資源優勢,結合國內外風電領域行業資料,從技術內容、工藝路線、性能試驗等多個方面為杰德機械打造面向產業的科創方案,并為企業相關工作人員提供針對性培訓,引領企業“創新全鏈”發展。據了解,本項目所研發的風力發電用及大型鍛件關鍵零部件(如行星輪等)在鍛造和熱處理后,抗拉強度≥1080MPa; 屈服強度≥850MPa; 延伸率≥11%;斷面收縮率≥35%; 其綜合性能全面優化提升,這為企業的產業升級塑造發展新動能。
“企業是應用端,代表市場需求,是技術創新主體和產業化落地載體;高校是資源端,凝聚科研力量,是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在新時代的發展下,只有二者聯動互通,以協同合作拓展產業競爭優勢,以科技成果賦能企業創新升級、才能真正釋放創新活力,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共贏局面。
全鏈服務 賦能企業
當下,吳興已經迎來了極具創新動能的“新青年城市”,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已然成為新發展時期的“最大增量”。湖州公共科創服務中心將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下沉企業一線,加快平臺擴能,不斷強化建設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務、交流”五大功能為一體的科技服務生態圈,為有效推動區域產業創新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