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一重能副總經理、首席數字官彭旭一行走訪調研了華能新能源智慧運維中心,智慧運維中心負責人對三一來訪進行熱情接待。雙方就數字化轉型、智慧風場、智能運維等方面合作展開了深入交流。
據國家能源局《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2030年,推動新能源成為發電量增量主體,裝機占比超過40%,發電量占比超過20%;至2045年,新能源成為系統裝機主體電源。新能源承載著神圣的時代使命和國家重任。今年1月6日,中國華能與13家中央企業集中簽約,相關企業將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在線服務、管理提升等多種途徑開展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作為風電開發商龍頭企業之一,華能集團無疑在新能源智慧運維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
據悉,華能集團新能源智慧運維中心于2021年8月已正式建成投運,各區域集控中心數據已全部接入系統。目前已承擔著陸海風電、光伏、儲能等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過程管控和數據支撐,是國內接入新能源場站裝機規模最大的數據平臺系統,計劃到“十四五”末新能源新增裝機規模達到8000萬千瓦以上。整個系統統一平臺,集團、區域、場站的數據、功能具有一致性,形成了不同于傳統的運維手段和智能化管理模式,取得了建設運維高效率、低成本的競爭優勢;系統還可以將設備、部件運行等情況及時反饋給有關單位,指導設備制造廠家的工藝改進和運營單位的運行維護,投運以來新能源設備完好率、發電小時數得到了顯著提升。
據平臺數據顯示,三一重能近年來在華能集團風場裝機占有率不斷攀升,風機產品質量可靠性在各大品牌中處于領先水平。無論是“三北”中高風速地區還是中東南部低風速市場、還是大基地項目,三一重能風機都有亮眼表現。
冠絕“三北”:遼寧阜新金沙風場
目前,“三北”地區是中國風電開發的主戰場。在“三北“地區所有風場中,華能遼寧阜新金沙風場成了最亮眼的那個。該風場年平均風速6.59米/秒,2022年機組可利用小時數達到4255小時,加上限電折合小時數4451小時,機組可利用率為99.68%,年發電量達2.04億千瓦時。其中12號風機利用小時數甚至超過5300小時。如此高的發電小時數,在遼寧省乃至“三北”地區是絕無僅有的。
大基地項目標桿:華能上都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華能上都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是我國首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項目之一,也是華能集團首個“風光火儲”耦合發電的基地型規模化綜合能源項目,風電總裝機200萬千瓦,其中安裝120臺三一重能5MW風電機組。該項目是三一重能與華能集團合作的首個大兆瓦風機批量化的大基地項目,其中上都1號站年平均風速7.82米/秒,30臺風機2022年最后兩個月利用小時數超過800小時,機組可利用率達99.27%,發電量超過1.20億千瓦時。該項目也成為了大兆瓦風機批量化應用的大基地項目標桿。
低風速“大能量”:湖南回龍圩風電場
該風場是典型的中東南部低風速風場,年平均風速為5.49米/秒,2022年年平均可利用小時數為2345小時,機組可利用率高達99.93%。該風場發電表現在華能湖南分公司排名第1位。在如此低風速下,仍能保持優秀的發電能力,足見三一重能風電機組的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