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而生,向海而興。在汕尾海上風電場,一分鐘,1臺8兆瓦風機額定轉動9.5圈,發出133度電;一分鐘,三個海上風電項目為2600戶家庭輸送29200度清潔電能。
12月20日,汕尾市中廣核甲子900MW海上風電場全容量投運暨產業開工簽約大會在位于陸豐市的中廣核汕尾海上風電基地陸上集控中心舉行。這標志著全國最大平價海上風電場在汕尾市建成投運,也標志著粵東地區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在汕尾市率先實現。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立剛介紹:“海上風電是新能源行業最具科技含量和技術門檻的細分領域,中廣核一直把廣東省特別是汕尾市作為集團海上風電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中廣核在廣東累計投運205萬千瓦海上風電,在省內排名第一,其中140萬千瓦就在汕尾。”
中廣核汕尾海上風電場址位于陸豐市湖東鎮至甲子鎮一線南面海域,包括汕尾后湖項目50萬千瓦、汕尾甲子一項目50萬千瓦、汕尾甲子二項目40萬千瓦。
其中,中廣核汕尾后湖海上風電項目已于2021年11月25日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汕尾甲子二項目于今年6月海上主體開工,僅用時半年便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創造了新的行業紀錄。
隨著汕尾甲子9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的建成投運,粵東首個超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正式建成。該基地每年可為廣東省提供清潔電能超45億千瓦時,可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14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50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約9000公頃。
“繼2021年汕尾后湖項目實現全容量投產以來,汕尾甲子一、甲子二項目又于今年相繼實現全容量投產,汕尾海上風電建設屢傳捷報。這是汕尾市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史上一件具有跨越式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汕尾甲子海上風電項目的全容量投產,標志著陸豐在打造成為全省重要清潔能源基地、低碳產業高地和全國‘雙碳’先鋒城市上邁出了堅實一步。”汕尾市委常委、陸豐市委書記陳德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