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江蘇召開智能電網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拉開了江蘇智能電網產業大發展的序幕。據統計,2008年全省智能電網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預計到2012年突破1500億元,2015年突破3000億元規模。

破解綠色能源“上網”瓶頸
江蘇風能資源豐富,據測算,內陸及沿海地區風能資源總儲量約3470萬千瓦。截至今年6月,江蘇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08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遠期要形成2100萬千瓦規模,打造江蘇沿海風電“海上三峽”。
如何讓風能安全“上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在國內首次針對3~4級的低風速地區風能和風力發電特點,研究適用于該地區風電機組的技術開發要點和風電場自動控制系統,系統分析風電上網對電網穩定性、電能質量等方面的影響,在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和運行控制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為保證電網安全,要求風能在發電側要對諧波進行先行治理,并網時必須滿足接入點功率和諧波電流技術要求。為支持100萬千瓦風電機組可靠并網,省電力公司組織編制了千萬千瓦級風電輸電規劃。下一步,公司將全面推廣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和運行控制技術,使江蘇電網能適應不同類型電源的友好接入,從而有效支持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發電方式在我省的大規模應用。

一個屏幕可以監控整個電網
在公司調控中心,值班員都具有“千里眼”功能,他們可以通過眼前顯示屏幕上的狀態監控系統,實時掌握電網狀況,實現對省內重要變電站、重要線路的全景監控、實時預警和自動控制。
比如變電站內如果出現火情,通過煙控裝置,站內監控室可同步收到異常報告,調動視頻監控系統觀察異常區域,判定后自動啟動應急措施,并將情況上傳至總調控中心。同步關閉異常區域空調、通風、防火門,并自動向檢修部門發出排查處理指令。
目前,江蘇電網已實現四個過江大跨越通道的視頻監測、微氣象在線監測。實現500千伏南京龍王山變、蘇州石牌變和太倉變及常州政平換流站的視頻在線監測。今年,公司將完成220千伏西涇變等3座智能變電站建設試點。
“電力貓”、智能電表引領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