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SCI(摩根士丹利)2020推出的氣候風險估值模型中,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提供方,可再生能源發電被列入前景樂觀行業;根據公開渠道的數據對比,2022年上半年風電資產交易持續活躍,交易規模超過987萬千瓦,比2021年同期增長60%。雖然我國每年新能源資產交易比例正在快速上升,投資人結構呈多元化趨勢,但對比歐洲新能源資產管理市場數據,國內資產換手率偏低,財務投資人占比僅為20%,與歐洲市場財務投資人80%占比有較大差距。
如何解決我國新能源市場面臨的市場前景與投資活力不匹配問題?如何激活新能源資產的流動性,促進行業可持續的健康發展?11月18日,在首屆“新能源資產管理大會”上,金風科技資產管理圍繞“新能源資產管理實現流動性價值”這一主題給出了答案。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資產的流動性不足,體現了財務投資人對資產價值不確定性的擔憂,其背后是新能源投資人普遍面臨的三大痛點:投資收益不確定;電價風險管理難;技術門檻高、更新快。這也使得新能源投資“不可能三角”的困境更為嚴峻。
資產只有在流動過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顯現其價值,金風科技于2017年開始探索實踐“以實現資產流動性價值為目標”的新能源資產管理模式,以投資、技術與服務三重視角,依托20余年清潔能源資產經營業務所帶來的收益管理能力、風險管理能力、運營技術資源,識別并消除轉化投資風險,將新能源資產轉化為成熟、高流動性標的,為財務投資人參與投資提供充分的動力。
首先,面對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資產管理方應在投資評估的參數選取階段盡早介入,運用其產業經驗,在電價預測、電量預測、資產運營模式及成本管理方面給予財務投資人顆粒度更細的技術支持;提示財務投資者有關的政策輔助,例如“三免三減半”;幫助財務投資者應用好風險對沖工具,如2021年,金風科技與中國平安共同推出的全球首個“風速波動損失險”,確保降低風速不確定性給項目帶來的收益風險。
其次,電改進一步深化,打破了新能源資產原有的計劃保障體制,電價成為影響新能源資產收益最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建設技術型交易能力是新能源資產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技術型交易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搭建結算管理等基礎交易能力,到建立計劃經營管理等診斷性交易管理體系,再到建立負荷預測、電價預測等預測性能力,最終建成擁有多元預測模型、充分考慮風險因素、數字化賦能的量化交易體系。這是一條“難而正確”的道路,需要資產管理方提供更加靈活、快速響應的解決方案為交易市場參與者賦能。
目前,金風科技自主研發的金風天機®交易云平臺已經基本實現量化交易體系集成,不僅覆蓋電力交易全流程,并充分提升交易的精細度、準確度,降低誤差考核、提升交易效率,平衡電價不確定性風險。2021年,金風天機®AI交易員上線,資產收益率從與傳統水平相比提升7%,進一步降低了資產收益風險,為電價的自動管理奠定了基礎。
最后,好的資產管理應該始終以精益服務的視角,與財務投資人共享產業生態優勢和技術優勢,提供技術領先的數據治理和數字化手段。在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由數據資產指引工程師整合資源,降低非計劃性工作,又推動更多的技術和數據應用在現場管理、設備管理、成本管理和人員管理等方面,實現精益管理。
本次大會上,金風科技資產管理聯合北京鑒衡認證中心,發布行業首個《清潔能源資產管理與價值提升白皮書》,旨在分享資產管理技術經驗,幫助更多新能源場站實現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和資產價值最優,全面提高資產流動性,為更多優質資金選擇新能源領域解除后顧之憂,助推新能源領域的金融創新。
隨著碳達峰和碳中和進程推進,新能源的資產管理格局將呈現資產管理者多樣化、資產管理場景多樣化、資產管理技術專長多樣化的特點。金風科技作為全球可信賴的清潔能源戰略合作伙伴,致力于與財務投資人共享產業生態優勢和技術優勢,使新能源資產更易投資、更易管理、具備更高流動性,助力我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