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國家發改委印發《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規劃全文)的通知,對江蘇沿海地區中長期產業發展做出規劃。規劃提出: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發改委對該地區的油氣管道、電力運輸、風電光伏產業、核電等設施建設都提出了目標。展望未來,江蘇沿海地區將推動油氣煤等基礎能源的基地與轉運中心建設,重點發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發改委指出,江蘇沿海要加強電源點及電力、油氣輸送通道規劃布局,統籌建設海上風電、沿海LNG接收、煤炭中轉儲運和核電基地。
推進深遠海風電試點示范和多種能源資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島”建設,支持探索海上風電、光伏發電和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推進沿海天然氣管網建設,合理規劃建設沿海電網過江通道和天然氣過江通道,打通長江北翼綠色能源和天然氣輸送管道。
發改委介紹,綠色能源基地建設的重點有:加快建設近海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規劃研究深遠海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實施豐海、通海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重點項目,同步規劃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配套調峰電源和南通—蘇州過江通道工程。
發改委提出,要在江蘇沿海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推進風電全產業鏈布局和光伏產業集群化發展,建設鹽城國家級海上風電檢驗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加快突破光伏產業關鍵技術,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研究風電制氫儲能,推廣新能源應用,建設新能源應用示范城市。
發改委在規劃中指出,新發展規劃的提出有利于提升長三角區域整體實力,有利于完善海洋強國的整體布局等。支持江蘇沿海地區積極探索臨海、近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經驗,發揮可再生能源優勢和海洋降碳固碳功能作用,建設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可再生能源基地和藍色碳匯功能區,有利于推動長三角地區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