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白熱化的風電行業競爭,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技術領先從而構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每一家風電企業在數字化時代不可回避的征途。電氣風電自不例外,而且闊步走在了行業前列。
在8月召開的2021年電氣風電科技大會上,總裁繆駿提出,要抓好既定的數字化重點項目,讓重點項目成為電氣風電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基層平臺和要素。話音未落,生產基地智慧電能管理平臺暨配電室遠程值守集控中心便于8月在東臺基地正式啟用。
該平臺的啟用標志著電氣風電又向數字化轉型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特別是對制造部、工藝裝備部以及各生產基地而言,智慧電能管理平臺為其日常工作大大增添了技術砝碼,令工作事半功倍。
高效:007式監控診斷
以往,生產基地配電室采用的是傳統的專人值守模式,成本高、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難以達到預定的運維效果,生產基地智慧電能管理平臺很好地解決了這些管理難度和痛點。平臺采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對配電設備及電網7*24小時不間斷實時監控和診斷,由集控中心根據各基地的配電系統運行狀態統一調配線下資源,通過線上、線下打通的運維管理功能使得各制造基地的配電系統運維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降本:無人值守顯優勢
如果說007式的監控與診斷確保了配用電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那么利用智慧平臺的完美算法取代專人值守模式,從而實現無人值守,就顯示出降本的優勢了。據估計,配電室遠程值守集控中心投入運營后,能降低約30%的值守費用。
開源節流:可持續節能降耗
數字化的目的不僅在于構建強大的技術核心競爭力,對風電企業而言還在于通過技術上的領先實現可持續的成本領先。電氣風電生產基地智慧電能管理平臺投運后,可以通過對用電數據進行監測和分析,幫助使用者基于供電政策進行開源節流,實現節能降耗、經濟用電,從而進一步降低各生產基地的年度用電成本。
2021年下半年是電氣風電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電氣風電正穩扎穩打邁好每一步,為中國風電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智慧。
電氣風電生產基地智慧電能管理平臺從計劃到實施歷經近一年的時間,與此同時,數字化工廠及數字化制造管理等項目也正逐項加速推進。可以預見,電氣風電在不久的未來將作為一家成熟的數字化風電企業屹立于行業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