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備受矚目的第六屆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聯合主辦,遠景能源有限公司、《風能》雜志承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勝杰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廣西要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并指出要大力發展向海經濟,這為廣西加快發展海上風電產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提出要培育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立足廣西、面向東盟的海上風電產業,以風電開發和配套產業鏈建設為重點,帶動風電裝備制造業及海上風電服務業集群發展,促進廣西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勝杰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為大會致辭。“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將步入大規模、高比例、低成本、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我國海上風電總體將呈現由近及遠、集約發展、融合發展、市場驅動等發展趨勢。為推動我國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將加強統籌兼顧,穩妥有序推動海上風電發展。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規范海上風電的開發建設。加強示范引領,著力推動海上風電重大基地建設,加快組織開展全國深遠海示范。堅持創新驅動,加大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王禹民表示,我國海上風電建設成效顯著,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海上風電新增容量最大的市場。廣西擁有大規模近海風電資源尚未開發,且與東盟的交流合作具有天然優勢。東盟國家大多正處于工業化高速發展階段,電力需求旺盛,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空間巨大。未來廣西以北部灣為基礎,打造立足廣西、面向東盟的海上風電交流平臺,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與東盟國家進行海上風電開發,市場前景極為廣闊。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王禹民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申彥鋒指出,中國核工業集團將全面落實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簽署的新時代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緊密結合廣西資源稟賦、發展規劃及發展需求,充分發揮中國核工業集團全產業鏈和資源整合優勢,提供具有綜合特色的清潔能源+核技術應用+環保+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將高效助力廣西雙碳目標實現和綠色高質量發展。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申彥鋒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在新增裝機、大兆瓦機組、裝備國產化、施工建設等方面,我國海上風電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隨著更大容量機組的開發,更專業船舶設備的投入,加上數字技術在行業的普遍應用,整個產業有望在三年之內實現平價。進入無補貼時代,建議未來三年產業保持一定的裝機規模,將送出線路建設成本納入輸配電價,呼吁金融機構成立海上風電發展促進基金,降低資金成本,并希望地方政府對海上風電的研發創新等方面給予支持。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
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戴丹霓在致辭中表示,英國承諾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也非常歡迎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雄心。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兩個海上風電市場,英中應該更加密切合作,進行政策及技術專業之間的分享。此外,英國一直非常歡迎中國投資,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進入英國的海上風電市場。

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戴丹霓
荷蘭王國駐廣州副總領事楊安通過視頻的方式致辭。他表示,自2010年東海大橋示范項目以來,中國的海上風電產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2020年,荷蘭成為繼中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海上風電新增市場,通過制定積極的開發路線圖、透明化招標流程、優秀的供應鏈企業和技術創新項目,未來荷蘭的海上風電將達到更高的裝機水平,同時也希望與中國的伙伴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荷蘭王國駐廣州副總領事楊安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表示,在碳中和時代,不要浪費每一片海洋。3至5年之內,中國所有的海域基本都可以實現平價,到“十四五”末期,部分地區海上風電的度電成本可以做到0.3元,并預測在“十五五”期間,中國的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將很有可能超過陸上風電。海上風電是我國實現能源安全、環境安全和產業安全的重要抓手,是構建重工業技術壁壘的重要渠道,也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實現碳中和的必然選擇。海上風電協同多產業共同發展,可以形成萬億級的產業集群。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
在主旨演講環節,八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分別就雙碳戰略目標下的海上風電、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現狀與展望、廣西“十四五”能源發展方向及重點任務、電網企業助力雙碳目標的舉措和建議、新能源云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海上風電機組技術創新、全球及東盟海上風電市場等議題分享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1、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薛禹勝
2、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畢亞雄
3、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能源局局長農冰
4、國網新能源云技術總監張崇見
5、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和軍民融合部主任趙太平
6、遠景能源海上產品總經理謝德奎
7、全球風能理事會海上風電工作組主席Alastair Dutton
8、東盟能源中心執行主任Nuki Agya Utama博士
在“領潮——未來海上風電發展趨勢”環節,全球風能理事會飄浮式風電工作組負責人Maf Smith以視頻的方式講解了全球漂浮式海上風電市場的發展情況。
隨后,秦海巖秘書長主持了對話環節。遠景能源海上產品總經理謝德奎,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院院長翟恩地,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金云山,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公司副總裁海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吳改,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海亞,維斯塔斯風電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徐侃以及弗蘭德中國區董事長兼CEO勾建輝博士圍繞海上風電技術展開討論。
在“躬行——對話海上風電開發商”論壇,倫敦大學學院能源與氣候政策高級研究員保羅·德拉蒙德通過視頻做了“英國海上風電政策、創新與成本降低”的演講。殼牌可再生能源海上風電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張東燁闡述了低補貼環境下海上風電經濟性的挑戰與應對。

殼牌可再生能源海上風電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張東燁
隨后,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主持對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張曉朝,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光明,中國華電香港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方正,南方電網高級技術專家、南網科研院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周保榮,廣西電網公司計劃部總經理張寧和殼牌張東燁總經理圍繞海上風電政策規劃和開發建設等方面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