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德翔海運20周年慶典之際,中國船舶旗下中船貿易聯合外高橋造船與中國臺灣德翔海運以“云簽約”的形式簽署了4艘70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合同價值超過3億美元,這也是德翔海運成立以來最大集裝箱船訂單。
中船貿易副總經理吳愛軍出席“云簽約”儀式并代表貿易公司簽署合同文件。德翔海運董事長陳德勝、董事莊壯麗、總經理涂鴻麟、資深副總經理黃仁杰、副總經理陳劭翔,外高橋造船總經理陳剛、副總經理張啟鵬,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副院長周志勇等各方嘉賓出席“云簽約”儀式。
據悉,本次簽約還是中船貿易聯合外高橋造船繼與新加坡SEA CONSORTIUM公司簽署8艘7000TEU集裝箱船訂單后再獲該船型的批量訂單。據悉,經過本次簽約,外高橋造船手持7000TEU集裝箱船訂單數已超過10艘,有力鞏固了公司在中型集裝箱船細分市場的占有率,為公司實現中型集裝箱船批量化、高效建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推進集團公司在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德翔海運此次訂造的7000TEU集裝箱船采用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自主設計SEALION 7000寬體船型。該型船是綠色節能環保型集裝箱船,總長272米,型寬42.8米,型深24.6米,滿載吃水15米,船上還設置800個冷藏集裝箱插座,氮氧化物排放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Tier Ⅲ排放標準,硫氧化物滿足IMO硫排放規定,配備美國海岸警備隊(USCG)認證的壓載水處理系統,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滿足第三階段要求。采用獨具特色的S-BOW線型,配合高效螺旋槳和全懸掛扭曲舵,極大優化了快速性。該型船同時兼顧航速、油耗及裝載靈活性,是新一代高效、經濟、綠色環保型中型集裝箱船。
據悉,這批新船符合未來節能規范,將在2024年4月至11月間陸續交付,投入印巴航線,成為德翔海運迎接新的20年首批中長程航線船舶。臺灣地區干散貨航運龍頭裕民航運選擇泰國船廠訂造首批海上風電運維船。
近日,裕民風能航運(U-MING MARINE OFFSHORE,簡稱UMO)與泰國Marsun船廠簽署了2艘Inertia M3高速三體人員轉運船(CTV)建造合同。
新船將由WI-ND Naval Architects設計,以Inertia三體船船形為基礎,并與悉尼 One2three Naval Architects合作。交付時間定于2022年第四季度,船舶將掛丹麥船旗,入級法國船級社(BV)。
裕民風能航運是裕民航運與丹麥World Marine Offshore(WMO)新成立的合資公司,裕民航運在6月底宣布成立裕民風能,打造一支風電場人員轉運船船隊。初期規劃同步進行購船與造船計劃,聚焦離岸風電海事工程運輸與維修等風電船藍海市場。除了訂造2艘新船之外,裕民風能還計劃在第四季度購入2艘現有CTV,待完成換旗入級手續后正式加入營運。
此前,裕民航運已經在今年2月購入2艘CTV,并簽訂光船租賃合同投入臺灣地區的海上風電場工作。裕民航運指出,裕民風能所持有的CTV均已經簽訂租船合同,提供專業的海上風電海事工程物流運輸服務。同時船隊均安裝BareFLEET 遠程監測系統,每日固定將船員、技術人員和設備調度狀況、燃油補給、天氣觀測、安全檢查和演習等報告發送給客戶,并確保岸上管理人員完全掌握船舶運行狀況和安全。
據了解,裕民風能由裕民航運持股51%、丹麥WMO占49%,董事長為吳巨圣(裕民副總)、首任總經理為Matthias Ens(WMO派任),將帶領本土人員組建工作團隊,提供海上風電海事工程物流運輸服務。未來配合風電船業務發展,持續增加投資。
WMO是一家丹麥專業海上風電公司,成立于2012年,在歐洲、美國和臺灣地區開展業務,其船隊經營和管理著11艘船,提供大型統包工程、水下工作服務以及為海上變電站的運轉提供海上物流運輸的整合性方案。2019年,WMO進軍臺灣市場擴大版圖,已經陸續與Boskalis、日立、西門子Gamesa和Vestas Offshore等客戶簽訂服務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