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博園中的國家電網館內,展示著一個更形象更藝術化的智能電表模型。

世博園中的國家電網館地下一層,被稱為世博園 “能量之心”的110千伏蒙自變電站主變壓器

世博園中的國家電網館地下一層所展示的智能電網展區。
這幾天,如果認真參觀上海世博園,細心的您或許會發現:在展示人類未來美好生活的世博園中,一些全新科技項目的前景與發展,已然成為世界各國各地的共識,有一些甚至已經開始推廣,逐漸走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其中有一項被人們稱為“智能電網”的技術,甚至于整個上海世博園都成了它的實驗場,成為中國首個智能電網的示范區。
相較于更多仍在概念與探索中的世博科技亮點,智能電網很可能是如今距離我們最近的全新技術之一。最近,上海還專為此特別制定發布了三年行動計劃 《上海推進智能電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一系列已經或即將展開的研究與措施,就在眼前。
智能電網究竟是項什么樣的技術?它到底“智能”在何處,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昨天,一場主題為“網絡化集成控制與智能電網”的論壇在上海召開。記者現場聆聽,與專家們對話,向您一一詳解。
智能電網,很龐大很復雜
【我們城市在行動】
舉個最易為大家理解的例子,目前在上海已基本覆蓋千家萬戶的分時電表,就正是智能電網在用戶端方面的第一步應用。
當然,智能電網的覆蓋范圍遠不止于此。在上海世博園國家電網館的地下一層,記者見到了被稱為世博園“能量之心”的110千伏蒙自變電站主變壓器。這座智能的變電站,承擔起了所有浦西園區的電力供應,它的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和輸出等都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聽現場講解介紹,這正是智能電網在上海世博園中具體應用的內容之一。
而在武寧路的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記者又見到了另外一番情景:走進一間看似普通的會議室,一進門的開關位置便有一個好像電腦屏幕般的觸控屏,只需選擇會議模式,整間會議室就頓時好像“活”了起來,電燈、窗簾、空調、投影儀全部自動打開,還能隨時調節每個電器的狀態。專家介紹說,這也僅是智能電網在用戶端方面應用技術的一項。
智能電網所涉及和覆蓋的范圍相當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