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本屆大會以“引領綠色復蘇,構筑更好未來”為主題,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5日召開的CWP2020創新劇場上,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以“大有所為•不止于大”為主題,發布了彰顯個性的風電新時代解決方案:自主研發的戰略性產品——MySE11-203/MySE6.25-173海陸半直驅新機型,旨在用創新技術推動風電向大兆瓦時代邁進。
以下為發言實錄:
陳婧:尊敬的各位臨到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親愛的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大”有所為·不止于大——半直驅系列機型及創新技術發布會的現場,我是明陽智能海洋技術室的陳婧,很高興能夠站在這里與各位分享我們的新產品新技術。請允許我代表明陽智能,衷心感謝各位的光臨、聆聽和見證!
中國人有一種天賦,擅長把握自然之物的奇妙變幻,并化為己用。天之創造,亦有人之功勞,我們常常用一個詞來表示:“創新力”。喬布斯說:創新決定你是領袖還是跟隨者。關鍵在于你有怎樣的團隊,你怎么領導,你怎么達到目標。作為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感知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未來,感知科技發展的未來,用能動無限、自我超越的氣魄和信念,以自主創新、永續迭代的技術和產品,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智慧化、普惠制。今天,明陽智能將向您呈現我們的創新精神和研發成果,何為“‘大’有所為”,何為“不止于大”,接下來,由我陪您,一一揭曉。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領導及嘉賓們,他們分別是:北控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執行總裁譚再興,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文忠,中核匯能副總經理肖亞飛明陽智能執行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張啟應,明陽智能副總裁 楊璞,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的蒞臨,謝謝你們,也歡迎你們。
那接下來2010年中國風電將邁入十四五新周期,平價時代也已到來,不久前習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莊嚴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風電未來已來,如何預判何以競勝呢?接下來讓我們有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秦海巖秘書長,與大家分享《中國風電行業發展趨勢》。
秦海巖:今天我的心情非常不好,我先問我們今天開會的都是做風電行業的,昨天我們發布了北京宣言,我們說十四五期間每年裝機新增5千萬千瓦,到2060年要裝機30億,很多人跑來質疑我,感謝今天給我這個機會,我就談談我的感想。第一為什么五千萬,五千萬是不可能的嗎?咱們談幾個條件,第一從資源總量來說支持不支持,如果我們連一個億的儲量都沒有你說五千萬那是吹牛,昨天氣象局公布最新的現有技術水平,中國陸上經濟技術可開發量51億千瓦,搞風電都知道什么是現有經濟水平,原來陸上敢想五兆瓦嗎?現在五兆瓦都可以干了,如果隨著技術進步我想51億還會擴大,而且你們要清楚認識51億什么,是落到地方上面的,沙漠、山上、城市,礦區這些不能裝風電的滴全部刨除出去了。如果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地方就裝那不是50億,是500億、5000億的概念,人家這個50億是落實在土地上的,我30億就占一半多一點,資源總量沒有天花板,這是第一個認識,很人是不清楚的。
裝這么多我們得并網消納有沒有問題?風電只有電量沒有電力,今天電科院秦所在,也是一貫的說法,裝一億風電就要裝一億的煤頂上去,如果這樣風和光就別干了,可再生能源,昨天我們氣象局的王博士做了個報告,是氣象局北京大學國家法該能源研究所還有國網研究院做的課題,我覺得好多人昨天沒有聽懂,把全國15公里的隔點風和光資源的數據根據資源的情況和風的光的太陽能的持續的情況算每個隔點的每小時的發電量發電曲線,然后他們有了全國8760各地每小時的符合局限,用風和光發電和需求側動態平衡,不需要儲能也不需要需求側響應,得出一個什么結論?到2050年風電裝機25億千瓦,光電26億千瓦,總共51億千瓦,可以提供67的全國的電力電量需求,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僅靠風和光沒有儲能沒有需求側管理不需要,如果用上就不說了,百分之百都有可能的。這種情況下棄風棄光率只有8%,因為有些時候風和光全部發出來大的時候肯定要超過負荷的,我要多裝一些,但是因為這種情況下我的棄風棄光率不到8%,他們算了這個模型用的超算算了半年,做的量工作,本來不想發布,他們在(英)投稿,我昨天做了半天工作,我說這個太關鍵了,還是先發布別管投不投稿,所以就支撐并網能力上有沒有能力,所謂消納、調峰、并網不是障礙,而且國際上是嘗試,只是到我們這成了一個爭論不休的認知不清的問題,國際上研究太多了,所以我覺得第二條也不算瓶頸。當然你中國的火電不是少了,不是供應能力不足是太多了,我們不是支撐不了,是說這么多你怎么關,他還要生存,這是最大矛盾不是調峰能力不足我們要裝火電。
第三,為什么要提五千萬30億指標,總書記在聯合國提出了2030年達峰2060年碳中和,這不是我算的,所有研究機構都在算,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十四五期間要把非化石燃料的占比提到20%,原來說18%,現在15點多,差5個點,到2030年可能25%,我們說十四五期間提到20%一個點需要可再生能源風和光都行一億千瓦的風機,還有五年每年一個億,風電兩千萬,那只能光伏干八千萬,你們愿意嗎?風光一定是互補的兩個,你再去看看氣象局的研究結論,風大了以后是越平滑的,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沒有,東邊刮西邊不刮,你裝的越多越平順,早上不刮晚上刮,你裝的越多越平滑,理解這個事情了嗎?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道理,光就是10:00-13:00的事情,光越多麻煩越大,所以要靠風補,你如果只定著一個增長點當然大,一百個波動小多了,一千個沒準就沒有波動了,所以說未來為了實現總書記的指示和承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那你可再生能源一定要做貢獻,一億千瓦,所以我們風電承擔責任。我今天壓力很大,所有人都疑問,所以我說清楚,第三個總書記的指示我們必須裝這么多,必須承擔責任,不是你想不想法感覺,風電就應該有這樣的歷史責任感,有這樣的擔當落實總書記的指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五千萬有人說這些都沒有問題,你產能夠嗎?我們在歷史上最高峰也是三千萬,今年搶裝到多少?三千萬、四千萬,那還很緊張,昨天有的開發商說五千萬那我們去哪買風機,你們賣風機的是不是又牛哄哄了?開發商很多是這樣的心態,我說你老是說自己都以為自己只能裝兩千萬誰會去擴大產能呢?只裝這些吊車都不夠,誰會去買吊車呢?你只有提出目標才會努力,很多問題想都不想怎么做這個工作呢?你從小到大做了很多目標,考高中、考大學,想都不想能考上嗎?你要先樹立目標,你說跑馬拉松,你要去練,你沒有這個目標怎么練?所以我覺得人生的階段要有目標去努力才能實現,行業也是一樣的,所以五千萬的目標想法斗爭不敢想,自己都沒有底氣怎么可能呢?一定完不成的。如果風電每年只是有裝機一千萬、兩千萬千瓦一班人可以離場了,不用在這個行業干了,大家可以去干別的工作另謀生路,這樣我們的行業才能更好。這是現實的,高大尚的也有,我就要為總書記的碳中和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希望大家要達成共識,你是吃這碗飯的,不要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誰不知道有困難,我不知道五千萬困難有多少嗎?你當什么專家?說這些所謂的專家話沒有意思,我們自己內部討論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我們為了達到五千萬有很多障礙,電網障礙、土地政策限制、自己的產能、技術進步很多的事需要解決,不解決我們是達不到的,但是和說風量話、嘲笑自我否定是不一樣的,不要老當專家,誰也不傻,都知道應該怎么干,說這些沒有用,更關鍵的是我們要努力去客服困難怎么實現這個目標,這才是你作為風電從業者、風能人有理想有情懷只外還要吃這碗飯應該干的事,所以對外我知道很多媒體要開始黑我們,采訪了很多人問你五千萬怎么樣,大多數人會說泄氣的話,最后全行業都說不行,你們不能這樣。
所以我希望懇求大家作為一個風能人、風能從業者大家要堅定信念,堅定信心,有困難沒有問題,我們去討論,但是你跟他們說的時候要說清楚,這些困難是有,為了實現五千萬我們有很多困難,但是這些困難我們要想辦法困難,最大的困難我都講了都不是困難,更別說其他的,再次感謝大家,希望大家堅定信心、滿懷希望,憂心忡忡看未來,但是我仍滿懷希望,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謝謝。
陳婧:秦秘書長給我們一段振奮人心的演講,接下來進行一個自主創新的話題,這種創新體現在自己大家的一種企業能力,比如機組創新能力,比如產品創新能力將是重中之重,在這方面明陽智能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不動搖,研發大容量機組,并占據國內的領先市場地位,根據風能專委會數據統計,全國陸上3.0兆瓦及以上,海上各5.0兆瓦及以上,及2019年累計裝機新增裝機明陽智能均排行第一,再次謝謝秦秘書長。
接下來是認證頒證的環節,每一款機型都有自己的品牌印證,見證了明陽在道路上的深深腳印,明陽發布了陸上MySE5.0-166機型、海上MySE8-10MW機型。今年,我們將對兩款機型進行認證證書頒發儀式。首先有請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先生為明陽陸上MySE5.0-166、海上MySE8.3-180頒發機組認證證書。
謝謝秦主任,請兩位領導合影留念。
張啟應:各位來賓下午好,非常激動,一年一度的創新劇場又迎來了你們,剛才主任講了很多五千萬目標的事情,我心情非常激動,也突然有想法,所以臨時我就要求說兩句話。也知道我們曾經以為陸上的上限三兆瓦,海上的起點三兆瓦,這大概是十年前的這么一個技術上的說法,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發現我們去年把陸地上面的風機做到了5兆瓦,而且風輪直徑做到了166米,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技術在發展,海上我們做到了8.3兆瓦,而且今天已經頒發了證書,所以我們提出了這個目標,在我們今天看來好像有點夸大,好像是一個比較大的目標,但是這個社會是動態發展的,是凈化的。今天后面我的同事將會帶來更大的機組,更有創新性的東西,這個在我們實際上是想不到的,我記得我加入明陽的時間從3兆瓦起步,當時風輪直徑100米,后來出現了110米、121米,135、145、156今天166,后面我們同事還有新的看法。我經常回憶的時候說,我并不是說當時就看到了有這么一個進步,所以我藏著掖著,一點一點放,不是這樣,它是一個技術進化的過程,后來發現它還會可以,就像生物在進化,也就是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面我們不斷去創新,不斷做的更好。所以這個目標在今天看有點挑戰,但是到明天、后天去看的話我們一定會完成,因為我們明陽的文化說的是地蘊天成,能動無限,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分享,未來有無限可能,也就是明陽給這個世界帶來的X牌。接下來我給大家說一下如果大風機會說話,那么它會向我們說些什么呢?它如何做到“大”有所為的呢?接下來我們有請明陽智能風能設計院院長葉凡是我們帶來《“大”而不同·“卓而不凡。
葉凡:大而不同,卓而不凡,大風機是明陽持續以來堅持的戰略,因為大風級可以將各種不可能變成可能,這也是我們秉承地蘊天成,能動無限發展的。我PPT三部分展示大風機怎么在明陽進化,隨著市場發展而不斷向前推動行業進步。
機組大型化趨勢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也是這個趨勢,我們可以看到過去20年這個機組平均功率一直遞增,也就是一開始2000年機組是兆瓦級,2019年就達到3兆瓦級,這是平均新增裝機額定功率,我們預計到今年年底新增功率至少在明陽可以達到4兆瓦,我們預計在明年后年功率還會持續的增加。為什么這個功率不斷的在增加呢?當然跟市場的開發跟大風級容量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也可以看到全世界的范圍,裝機功率持續上升的趨勢,也就是在2019年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功率的裝機占比在海上也是在持續增長的一個態勢,到19年我們看到4-5兆瓦大概占到了超過55%的市場份額,在5-6兆瓦和6-7兆瓦這個份額也是在持續增長的一個態勢,也就是說大風機不僅僅在陸上是一個大趨勢,在海上也是一樣。就是說大是整個行業全世界的一個發展的態勢。
我們可以看到,從過去近十年以來,我們小風機占比不斷縮小,大風機功率逐步提升,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在往往高估了兩年能達到的成績,低估了五年能取得的成就,風電行業也是,近5年,3兆瓦風機裝機比例是呈明顯增長趨勢,整個行業包括國內尤其如此。明陽之所以研發半直驅傳動的技術路線,這個有什么優勢?有4點,體積小、重量輕,傳動效率高而且即使在同等功率下它的和其他的技術路線下有大型化的基因。第二,整個風機的轉速范圍寬,這個偏技術一點,導致的結論就是風機發電性能非常優異,在同等情況下低風速區域發電量是具有卓越的表現,這個可以通過待會兒我們另外一個同事的分享感受得到。
另外面臨的平價到來,風機的發電性能的提升,同時另外一塊我們要關注的就是建設成本,風電場如何實現將來平價甚至低價時代造價對風電場影響很重要的因素,大型化的過程中會對造價產生一個非常積極的影響。我們整個的基因決定了這個風機的效率高,包括它的關鍵部件、齒輪箱、發電機以及變頻器都是高效的,在同等情況下我們目前發電量可以和其他原來傳統的設計大概要高5%以上的發電量,我們有大量數據可以支撐這個結論。后面可以看到,機組的適應性因為我們現在開發風電場,中國那么大,960平方公里有很多種不同的條件,這種技術路線就決定了他不論是海上也好、陸上也好、高海拔也好還是風沙大的地方也好,這種技術路線就決定它的環境適應性非常的優異,所以他可以在祖國各個地方發揮優勢,為我們創造智慧能源的貧民化的歷程。也就是說能源的智慧能源普及老百姓,為大家帶來低廉低價的綠色能源。
我們也對比了我們的技術基因,實際上跟航空業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產品的可靠性也是我發電量整個投資的回報率的保障,也就是說一個產品的有優良的基因,那么它可以將它的性能發揮到極致,確保我這個產品在未來的生命周期內實現它的最低的度電成本。我們的愿景,明陽的大風機從3兆瓦開始135米、145米可以在南方區域做到抗臺風,北方區域我們做156-4兆瓦級別,針對低風速分散區域做3兆瓦-156級別的產品,上個月我們在新疆吊裝完了第一臺5.2-166,三北區域的度電成本,然后我們還有在海上也是從5.5兆瓦起在廣東的整個沿海區域,抗臺風區域5.5兆瓦在大面積的應用,在粵北區域6.25兆瓦180的風能直徑也是抗臺風的,我們針對整個歐洲的海上風電市場推的是11兆瓦203米的產品,也就是說整個海上風機我們看到歐洲的規劃也是非常宏偉,我們的11兆瓦也是專門針對歐洲推出的產品。
可以看到我們大風機在全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去發揮它的價值,一會兒我的同事會推出更大的大產品。過去兩年前我們一直說明陽做大風機,要么做最好要么什么都不是,過去兩年來我們的大風機市場占有率包括裝機排名雙料第一,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目前有一點點自信,我們后面會怎么辦?我們想大風機我們相信The best will be better,我用《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名言結束我的演講,發展大風機不僅是滿足人民的需求,是漢族人民發展的需求,也是全國人民發展的需求。謝謝。
主持人:謝謝分享。從他的分享中所呈現的三個關鍵詞,件件戳中平價紅心:高效提升單位土地可利用率、精準落地優質機位點、全面降低風電場整體造價,我自己總結的話是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讓世界愛上明陽造,再次謝謝葉院長。
下一個環節是我們的新品發布會,接下來讓我們有請五位隆重的嘉賓上臺一起見證,首先有請各位領導回頭看一下我們的啟動球,倒計時開始,三二一,讓我們一起見證明陽的新款海上陸上新機組,接下來讓我正式公布明陽智能針對平價時代的創新機型,分別是全球最大半直驅機型,謝謝各位領導,請合影留念,謝謝。對于這個新機型剛剛重磅發布之后大家肯定有很多疑惑,尤其是海上風機11兆瓦203機型,繼這些大家不同的疑問和聲音,我們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給大家展現。全生命周期整體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價值,這兩款機型有什么創新優勢核技術亮點呢?有請明陽智能風能研究院院長劉衛先生為大家揭開,有請劉院長。
劉衛:剛才看到我們發布的兩款新機型非常激動,讓我感慨到我們技術確實是不斷的進化,而且我們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
各位嘉賓下午好,下面由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我們新發布的兩款陸上和海上的兩款新機型。第一款是我們新一代MySE11-203抗臺風型海上大風機,覆蓋我們國內絕大部分海上區域,風輪直徑203米,這是我們首次突破也是我們行業首次突破200米,機艙尺寸12.6×6.8×8.5,機艙重量360T,也是非常輕,當然設計壽命是我們要求的25年。同樣,這款機型還是用我們明陽引領的一個緊湊型半直驅傳動鏈的技術,這次我們創新型的應用了1380V的中壓解決方案,傳統的也是非??煽康娜~片上風向風輪結束,使用可靠的電動變槳和偏航技術。
下面是我們陸上的大風機,我們這款是6.25-173,額定功率是6.25兆瓦,涉及等級是IEC2C,輪直徑173米,機艙尺寸8.1×4.8×4.米,是很小的,機艙重量170T,設計壽命20年,當然也是我們明陽緊湊型半直驅的傳動鏈,1140V中壓解決方案,三葉片風輪,同時也是非常成熟的電動變槳和偏航技術。
隨著我們技術進步我認為是不難的,但是我認為如果制造出一個非常先進的風電機組是不容易的,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機型到底有哪些新進的地方。
第一點還是功率大、體積小、重量輕,就像剛才說的,正是適應了我們現在市場以及行業的趨勢,我們以機組功率一直在增大。雖然功率這么多,但是我們的剛才介紹了海上機組的尺寸是非常小的,就是上面這些數字,比傳統的機組要小30%,重量大概要輕10%以上,這個應該是更多的。陸地上面的這款機型尺寸比傳統小35%,比傳統機型要輕15%以上,重新再說一下就是我們功率大的好處有效降低我們機位數量,在風場一定的情況下可以拓展我們風場的機組容量,也會有更快的速度使我們的環境更友好。以我們目前6.25-173的跟主流的4兆瓦機型對比,我們這款可以降低個數將近40%、36%。齒輪箱、發電機、潤滑系統等等堅持一體化協調的設計,首先說我們的主軸承,主軸承是采用的世界非常激烈的大轉角,他的運行條件是非常優異的,吸潤滑系統,這套潤滑系統的顆粒度等級已經達到了5個微米,這個和航空發動機的級別是一樣的,所以正是這種設計讓我們的主軸承是非??煽康?,雖然這個行業我們發生了很多主軸承失效的案例,但是明陽我們的半直驅機組11年了,從來沒有發生過一例主軸承損壞,甚至經過監測連一例溫升高的可能都沒有。除了主軸承我們齒輪箱是采用的和羅羅航空發動機一樣的柔性銷的結構。它有一種天生的優勢,他的效率齒輪箱發電機以及變流器效率能夠保持在98.5%以上,尤其是在低風速的時間它的發電效率,發電量優勢更加明顯,同時具有調速范圍寬,這個是遠低于我們傳統機組的,在相同條件下,MySE機組的發電量比其他得高5%以上,當然我們這個機組這么可靠他還應用了我們最先進的智能控制技術,這里面我們有多信息融合的智能感知技術,就是他裝了非常先進以及豐富的傳感器,可以感受到自身以及我們所處環境的很多的這些外部參數,并且利用這些參數加持了馭風系統,可以根據這個參數使我們的風級保持一個發電量、發電效率以及可靠性最優的搭配。同時我們的控制系統還有人工智能決策系統,不用人為管他,他有的參數可以用人工智能決策一些參數。
超大葉片技術風級功率這么大,那它的葉片直徑也是非常大的,明陽有葉片的研發、實驗、制造、測試一體的一個團隊,所以明陽的研發包括制造都是自己完成的,這兩款葉片也是我們創新的MySE11-203彈玻混的技術,6.25-173是純玻纖的,這個非常不容易。
吊裝也是沒有問題的,正如我剛才所說的,我們在海上這款機組采用了多角度的自動盤車的技術能夠讓我們的葉片保持一個水平單一片狀,這種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吊裝船的調度,讓它的適應性更好。陸上這款大機組也創新性會應用,我們建筑行業用的塔吊技術這個技術使我們吊裝的成本可以降低30%。同樣我們有我們有自己的亞健康管理系統,這個系統已經在明陽成熟的應用,陸上和海上,可以實時監測部件甚至機組健康情況給出我們運維的一些決策。還有智能化的監測海風、海況甚至可以監測到每一個運維人員身體健康的情況,比如有手環的健康情況排漆,能夠使我們的效率提高5%以上,這個是很保守的數據。
最后還是說一下明陽智能,我們是半直驅技術的領導者,我們十年磨一劍,致力于半直驅技術的高效應用,在這個行業持續引領海陸風電機組超大功率的發展趨勢。
陳婧:謝謝,謝謝劉衛總,請您就坐。我相信在場的每一位風雨者對我們兩款機型也會有一個新的認知,至此各位領導、嘉賓我們的發布會為大家做總結發言,大家掌聲歡迎楊總。
楊璞: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非常感謝大家百忙之中蒞臨我們本次創新技術創新機型的發布會,今天發布的是我們最大的海陸上半直驅技術,我們相信明陽進一步以技術創新來實現我們平價和競價下新的符合我們總書記提出來的2060年的碳中和的目標,也期待各位領導嘉賓和我們同道一起努力,最后祝各位領導嘉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陳婧: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再次感謝在場所有的領導和嘉賓們的到來,有請各位上臺合影留念。各位觀眾快拿出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精彩的瞬間!有請!再次謝謝您們。請入座。
?。ê嫌埃?/div>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明陽智能“半直驅系列機型及創新技術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大家對本次發布會以及對明陽智能的支持和厚愛!如果您想了解關于明陽技術的更多故事,歡迎大家移步明陽展臺【E3-A20】,我們等著您!祝愿在座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勝意,謝謝聆聽,我們明年見!
?。ǜ鶕葜v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