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本屆大會以“引領綠色復蘇,構筑更好未來”為主題,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5日召開的CWP2020創新劇場上,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風電行業總工程師郭廣東發表《 核心部件國產化構建共贏風電生態鏈》主題演講。
以下為發言實錄:郭廣東:朋友們早上好,我是來自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風電行業郭廣東,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核心部件國產化構建共贏風電生態鏈》。
為什么選擇這主個題呢?因為大家知道,平價上網這個政策包括復雜的國際形勢包括疫情的形勢,我們希望寄這個機會看能否給大家帶來一些提質降本增效的一些創新方案,在我們這次展會特意帶來這兩個創新方案,在之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匯川公司。
我們是2003年成立,2010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2019年的銷售額73.9個億,比2018年增長25.8%,基本每年增長率都是在20%以上,連續7年,匯川也非常注重研發的投入,我們每年把銷售額的10%以上投入到研發當中,我們在全國有900家服務中心,包括在全球也有各地歐洲東南亞也有相應的分支機構,這樣為確保為中國的風電客戶提供就近的本地化的研發、技術還有服務的響應。
匯川有五大業務板塊,有工業自動化、整個2019年的銷售額29個億,電梯這塊業務28個億,新能源汽車游6.52億,工業機器人1.05億,軌道交通3.49個億。我們風電行業在匯川是在大的就業自動化板塊領域里面。
促進產業升級,匯川人在行動。我們不僅為風電行業提供這種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為像半導體行業提供精密的解決方案,我們為口罩機提供高效解決方案。像今天大家戴的口罩基本上三個口罩里面有一個就是用了匯川的控制器或者是操作系統的產品所生產出來的。我們為地鐵提供便捷的解決方案,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環保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為電梯提供安全的解決方案,電梯大家可能在中國基本上三臺電梯有一臺里面就是用了匯川控制系統,匯川電梯業務做的是比較早的。很多人也經常問我們老板包括我們同事說匯川以后要做什么,那我們老板說什么最難呢?中國最需要什么,沒有人干的,一是沒有人干的匯川就要干,匯川的文化節是這樣,企業的血性就是這樣,因為匯川是研制于華為的基因,所以說未來突破高端產業瓶頸,匯川人在奮斗,匯川人未來做什么行業呢?光刻機、磁懸浮機構、能源旅游其、五軸加工中心等等。
大家知道,風機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昨天的會我聽秦秘書長,聽各個客戶、高層的領導也在論壇講,風機大型化,高塔筒、大功率、長葉片,這對我們主機場也好或者什么也好對我們有什么挑戰呢?我們應該怎么應對呢?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匯川的想法跟解決方案。
剛才講風級大型化節需求8公里的變槳驅動,匯川目前額定電流45、45、52等等幾個點流級別驅動,匯川也在開發70A級別大功率的驅動來適應大兆瓦的,適應比如說8-11兆瓦的這么一個應用,但是我們目前50萬以下我們可以覆蓋到1兆瓦到7兆瓦這么一個應用。
匯川這個變槳驅動目前來講我們累計發貨量超過了15000臺,我們主要還是這兩年的時間,從最早的第一批樣機安全穩定運行已經超過有1000天,剛好三年整。我記得第一臺2017年國慶節哪一天,這也要感謝我們的客戶聯合動力、華電天能(音)對我們匯川的大力支持。
大家知道變槳系統的安全對風機安全是至關重要的,那么為此匯川在2019年專門投了大概一千萬來做一條自動化的產線,這個產線下面有個大概一分鐘視頻請大家可以看一下,就是我們上個產線用的一些東西也好PLC都是自己的來搭建這么一個產線,下面請大家看一下。
(視頻)
這個是采用機器人保證它的效率和質量。這個視頻里的產線在蘇州,大家有空可以到蘇州匯川工廠來參觀指導。剛才視頻中用個機器人,我們剛好在匯川11展館里面有一個客戶叫海普瑞(音)也有一個機器人剛好用的匯川的。回到剛才的話題,風機大型話剛才需求大功率邊疆驅動,同樣需求8公里的變槳電機,匯川變槳電機從5個千瓦到27千瓦已經有了,來可以適應到11兆瓦的機型,我們也在開發30兆瓦,5-24千瓦可以覆蓋到8兆瓦這樣一個機型,我們開展30千瓦的級別可以覆蓋到11兆瓦機型。匯川變槳電機是IPM的內制式設計,相對來說比傳統的SPM的表貼式設計溫升低15度,這樣的話它的效率更高,壽命是更長的。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講風機大型化需求更大的驅動、更大的電機這里會不會有一個天花板,它的極限在哪里?我們風機對應變槳系統邊界會是在哪里呢?我們也分享一下我們的這種想法。
這里我們認為單驅最大可能到13千瓦,橫向軸標可能有點問題,13個兆瓦用到單驅可能就到頭了,10兆瓦可以起步用雙驅的變槳方案更合適,為什么這樣講?我們看到雙驅變槳的優勢到底在哪里。雙驅我們認為是未來得發展趨勢,它更安全,未來兩周驅動可以做冗余的剩槳,確保葉片可以收回來,確保兩點驅動對可以減小對大的變槳軸承的齒面的沖擊,更益用。因為用了單去比傳統的雙驅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更方面安裝和維護。大家展館里面可以看到客戶化電天能展現出了雙驅變槳柜,雙驅變槳方案節前已經在運行了,目前來看已經是國內第一家有雙驅變槳業績的廠家,全球應該是第三家,這里我們也要感謝我們的客戶華電天能對我們大力的支持。還有一個就是大家知道前一段時間7月并網的東方電氣10兆瓦也是用了雙驅變槳,只是他暫時用的進口品牌,我們也恭喜東方電氣成為國內第一家主機場來有雙驅變槳的應用。說到10兆瓦前端時間也是很火的話題,10兆瓦里面偏航的系統就是用的匯川的方案。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這個還是很不錯的。
大家知道,傳統的偏向航方案是接觸器直接啟動的,這種方案確實比較簡單,一次采購成本很低,但是大家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主機場客戶包括我們講上海電器的等等講偏航現在越來越多客戶都在關注,因為傳統的接觸性的方案有一些大家的痛點就是它啟動沖擊電流比較大,容易跳閘停機等等,包括他里面任何一個故障都可以引起偏航系統的停機導致整機停機,損失發電量。所以說一拖一偏航方案我們匯川主打的這個方案現在越來越多客戶在使用。這個偏航方案最早在2016年匯川就在跟民洋(音)一起研究方案,從2017年在陸上的包括興化灣的5.5兆瓦樣機,包括后面陽江、湛江的等等包括湖南、湖北、陜西等等陸上的風廠全部在用這個方案,這個方案到底有什么優勢呢?首先是系統的冗余設計,大家看到右面的白色逆變來驅動電機,任何一個逆變故障或者電機故障或者其他部件故障基本都是冗余設計,不會影響系統運行,這樣來講,尤其對海上運維非常重要。還有模塊化設計,對偏航我們的方案就簡單,不需要額外開發大功率偏航系統,只需要不斷去在旁邊加模塊并排安裝就非常的方便。后來我們又把這個方案升級到電池阻尼方案,最大優勢是0壓偏航,我看到很多客戶包括很多人都在提這個O壓偏航,我們比較早真正的去在風廠掛機使用,在不同的客戶,也是我們今天主要講的方案之一,這種方案可以在偏航過程中不需要投液的壓力,這樣可以徹底減少對液壓剎車的磨損。雖然說他的一次成本可能稍微低,但是整個來講尤其對海上風電這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是一個最優解。
正因為這些優勢,所以出剛才講的東方電期民洋之外,像上海電氣等等一些客戶都在使用這種偏航方案,這種偏航方案尤其在海上的機型抗臺風策略是可以助一臂之力。說到這個抗臺風,大家可能也會想到這儲能的系統跟儲能的還有黑啟動的系統,匯川也是有一些相應的方案跟產品,這個對海上的風機我們認為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是我們其中一部分案例,風電的在不同地方都有一些相應的案例,就不詳細介紹了。我們IES雙向儲能變流器是三電平拓補結構,但機功率500/630千瓦,通過電可以實現擴轉變剛才講風級大型化,同樣油氣海上風電需求更大的風點安裝床,我記得在海上風電大會有聽上海電氣苗總(音)也講我們中國的吊裝船不夠,匯川也在盡自己的一份力,我覺得去年同樣的創新機場發布會我分享了全球為全球最大當時2000噸,提供了子2000噸的驅動方言,今年已經升級到了2500噸,已經在應用,剛才展臺也在匯川旁邊,一共57個驅動點,17個兆瓦。
這里是匯川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在此也非常感謝對我們的匯川大力的支持,雖然匯川也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我們確實來說跟一些在某些方面跟一些進口的優秀的品牌這種歷史悠久的友商差距還是有的,所以說我們也會持續的努力,我們常懷敬畏之心。
前幾天每年有一個中國的風能公益賽,我不知道多少朋友參加了,我自己也參加了,比較喜歡跑步,()的吳剛總吳總也提了風電是長跑,我們也認為風電要持續投入,長線頭看出,而不只是為了搶裝而搶裝,所以說匯川也會持續的提升來學習改善。開放共贏,我們也懷著開放的心態,跟全體風電同仁共同構建真正的共贏的開放的生態鏈。
最后就是推進工業文明、共創美好生活,這也是我們匯川的一個愿景跟新的文化,最后我們也歡迎各位朋友到我們的展臺參觀指導,就在1號館,謝謝。
?。ǜ鶕葜v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