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強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受煤炭、天然氣價格上漲,工商業降電價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傳統火電盈利水平連年下滑,部分火電項目處于持續虧損狀態,因此仍享有國家補貼的海上風電項目格外受能源企業青睞。
從2018年開始,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支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發展。上海將海上風電的發展納入上海市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并于今年6月份宣布取消對陸上風電項目的補貼,但對海上風電的補貼延長至2121年,可見上海對海上風電項目的重視程度。
9月21日,由河南朗闊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朗闊)購買的定制版SCC7000A于山東威海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碼頭順利組裝登船,與造價3.5億的巴拿馬籍海上作業平臺完美結合一體,準備開往上海投入使用。
河南朗闊關會嶺關總已購買多臺三一設備。三一的品牌,質量、服務的特點,讓他在購進設備時總會優先考慮。最近添置的這臺700噸級履帶吊,主要是看中了它特有的專為海上風電吊裝設計的ZHDBC工況。
海上風電施工難度高是眾所周知的,水深變化范圍大、海底地形復雜、海上臺風多、水流急等都會給施工作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SCC7000A,ZHDBC工況的開發使得海拔115m高,4MW的風機得以高效安裝。該工況最大載荷324噸,工作半徑時最大載重299噸,實際吊重249噸(吊具16噸),充分利用了700噸級履帶吊的吊載能力,又留下了20%左右的安全載荷空間。
上節臂采用定制的主臂上節臂,包括兩個滑落組。風葉安裝只需用到12噸小鉤,攬風繩架的加裝省去了溜尾設備。
根據世界海上風電論壇(WFO)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23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共7GW;中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達到13個,占全球56.5%。中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的裝機容量高達3.7GW,占52.9%,不難看出,中國在海上風電市場的布局快速擴張。同時,前瞻結合目前全球已投運的裝機容量以及在建裝機容量來看,中國在2020年后將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
不遠處另外一臺同樣工況的SCC7000A也將奔赴上海,標志著700噸級履帶吊第一次投入海上風電建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即使風電補貼趨于平價,整個風機的安裝成本也會隨技術而逐漸下降。吊友們,讓我們共同期待吧!